“那首之前錄的《此生不換》也放在專輯裡頭。”
MV任務已經完成,戚昊現在沒有必須發那首單曲的理由。
正好還沒開始發行,完全可以放在專輯裡一起發。
“沒問題,這首歌質量非常好,MV拍得也好,當主打歌都沒問題。”
金大洲拿出記事本,開始記錄土豪老闆的要求。
“一張專輯大概需要收錄多少歌曲?”戚昊問道。
他對此瞭解的不多,以前也沒想過了解這種東西。
畢竟跨界可恥。
“這個沒定數,多一點的話,雙CD可以錄二三十首,少一些的話,十首到十五首比較正常,發EP只需要三到六首……”
金大洲從自己的工作臺上拿了不同的專輯給戚昊看。
“那整個五六首的吧。”
戚昊看上了EP,覺得這個只要做的分量足一些,就不至於被人說圈錢。
“那我儘快幫你把歌收齊。”
金大洲自己也能創作。
但是人家戚昊老闆說了要保質保量還要快,那就必然要從圈內其他創作者那裡收歌才來得及了。
金大洲從國外回來也就兩年時間,不過他水平高,很多國內的創作者都願意和他交流。
所以,當他放出風聲要為影帝戚昊收歌,而且是高價收歌后,頓時就得到了圈內的電話轟炸。
當下唱片業低迷,歌手發專輯發的少,連帶著創作者生存也艱難。
好不容易碰到戚昊這種不差錢的主,全都拿出了“珍藏”的歌曲出來。
有些更是各種套交情,就為了把垃圾存貨高價賣給戚昊。
這是把戚昊當成冤大頭的節奏。
金大洲沒有慣著這些人,他至少分得清誰才是值得維護的人脈資源。
戚昊這樣的明星大咖,又涉及到了資本,每年都有可能給他介紹工作,屬於衣食父母一樣的存在。
而那些創作人甚至還要指著他吃飯。
所以,金大洲一邊從業內人的投稿裡篩選,一邊主動去邀請頂級創作人創作。
反正戚昊說了,錢不是問題。
必須得給他整一張精品專輯出來。
也未必就一定會虧本。
戚昊屬於頂級偶像,粉絲百萬計,專輯說不定能夠大賣呢。
金大洲從這些投遞過來的歌曲裡,倒也發現了幾首質量還行的。
比如梁曉雪的這首《何必在一起》。
梁曉雪屬於新人創作者,和金大洲一樣,都是從國外學成回來。
何必要在一起/讓我愛上你/至少自己過的不必太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