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司進行改造的同時,拍攝也在進行。
好萊塢的工業水平不用懷疑,本來就是流水線,按部就班就行,都不用李子軒親自拍攝。
他只負責監製、剪輯,然後拿去做特效,在幕後統籌一切。
有十個特效團隊陸續開工,特效製作也不是一般的快,方舟劇情的特效都出來一小半了。
然而,這都是每一秒鐘都在燒錢換來的。
就算李子軒錢來得太容易,看著都心疼。
五億多的特效製作費用,國內這麼高製片成本的電影,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五月進入尾聲,國內一件大事引起無數人的關注。
一年一屆的金曲獎頒獎典禮,即將再次掀開帷幕。
無數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聚焦在李子軒身上。
看看去年,他都幹了些什麼?
單是《我是偶像》節目上,就創作了十幾首新歌,無一不是爆紅的。
甚至揚名海外,為國爭光!
風雲榜上,幾乎清一色是他的歌,霸屏的存在。
這一次金曲獎還沒開始,就已經有無數人預測他將是最大的贏家!
甚至已經有人在開盤,猜測他究竟會拿幾個獎?
這是要狂掃金曲獎頒獎典禮的節奏啊?
甚至展眼望去,連和他爭鋒的天王都沒幾個。
去年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爆紅的作品。
新生代中,想和他競爭的就更沒有了。
“大家都說說,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外面的人看熱鬧,金曲獎的評委腦殼卻不是一般的疼。
這頒獎典禮怕是要變成某個人的個人秀啊!
可是他們又不能昧著良心壓下去。
他們的舞臺是促進音樂發展,不是壓制別人風采搞平衡的。
這樣針對李子軒的討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以至於有些獎項遲遲不能敲定。
“該是怎樣就怎樣,我們這又不是分獎。”
“李子軒畢竟出道沒幾年,資歷不夠啊!創作更是這兩年的事。”
“你看看這些作品,這樣的天才是能用常理來衡量的嗎?”
“真按這個勢頭髮展下去,我們金曲獎也不過是他的註腳而已,不是我們金曲獎給他榮耀。”
“今年他作品有哪些?好像少了很多啊!”
“《天若有情》是在春節上映,算今年的,裡面就好幾首歌,不過《滾滾紅塵》和《灰色軌跡》作為宣傳曲提前發行,算是去年的,現在就在我們名單上。”
“《天若有情》、《追夢人》、《軍中綠花》、《精忠報國》、《我的南海》,好像都是年初的時候創作的,後面就跑去燈塔國折騰了。”
……
一群人感慨有一個不務正業的。
把將給他是沒問題的,人家有這個實力。
現在的問題是,專業領域和市場領域,大家的認可度有多少?對金曲獎的議論有多少?
“市場方面應該是沒問題的,李子軒的人氣大家也都看得見,專業領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