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之中,3月24號,延遲了一個月的幾部賀歲檔電影終於下映,一場票房大戰也落下帷幕。
其中最大的黑馬,無疑是《天若有情》。
從最初的各種抵制無人問津,到一舉逆襲口碑爆炸,最後一路高歌,強勢奪下春節檔的票房冠軍。
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將各種大片乾脆利落的斬落馬!
當然,如果算上宣傳費,《天若有情》可不算小成本。
五千萬加上後面追加的一千萬宣傳費用,高舉賀歲檔榜首。
這也讓許多人迷茫了。
不是說好了暑假檔賀歲檔將來是大片的時代嗎?
現在怎麼冒出來一部《天若有情》?
原來觀眾喜歡這樣的,那是要回歸內容製作?
可是看這高上天去的宣傳費用,哪有老老實實搞電影的樣子?
難道宣傳才是最重要的?
到底什麼才是票房的保證?
這屆觀眾好難琢磨啊!
很快官方具體資料出來,票房新鮮出爐。
《天若有情》以16.3億的票房高居榜首,創造國內賀歲檔的票房新紀錄!
同時它還創造了一個國內賀歲檔單天票房的新紀錄。
2.14西方情人節這一天,無數情侶湧進電影院,《天若有情》感動無數男女,單天票房突破一億!
這也是帶動《天若有情》票房回升的一個因素。
爆裂的口碑,讓它幾乎被當作愛情聖典,高居愛情片經典系列。
李子軒演的華弟和唐紫煙演的jojo,成了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甚至一些網路電影,已經開始明目張膽模仿電影裡的橋段,各種經典鏡頭也被製作成短片短影片,風靡網路。
票房排在第二名的也讓人十分意外,居然是後來居上的《青春之歌》。
它居然拿下了9億的票房,差一步就摸到十億的門檻。
然而和《天若有情》比起來,只能算個弟中弟。
加上偷票房的事,網路上被人各種diss。
“呵呵?9億?這就是偷來的票房?”
“這票房是假的,有什麼參考意義?”
“更可笑的是耍盡手段想衝擊十億票房,結果還是撲街了。”
……
甚至許多人對電影內容本身各種批判,說它扭曲三觀、灌輸金錢崇拜。
“這樣的垃圾電影,也只能搞些偷雞摸狗的事了,和電影裡一樣三觀不正。”
“真不知道這種小妞電影怎麼火起來的?難道真的女性群體才是消費主流?”
“媽的,拍這種垃圾電影,教壞我未來的女朋友,以後我還怎麼養她?”
“呵呵,這才開始呢,看著吧!這部電影這麼‘成功’,以後肯定還有更多這種型別的電影紛紛效仿,大行其道。”
……
《青春之歌》票房很高,但是口碑卻一塌糊塗,在豆芽上甚至跌破5分,很多人報復性的打了一星上限。
當然,對裡訊來說這一切都無足輕重,把錢賺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