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林服了沈三通。
送貨上門,都不要是吧?
知不知道外面讓她出一次要花多少錢?
就算你不缺錢,免費也不要,說的過去嗎!
林志林還不敢發脾氣,夾子音道:“我是哪裡惹你生氣了嘛?”
沈三通道:“你有問題,但問題不在於你。”
“好他個吳語森!把人當做了什麼!”
“當成了一種物品嗎,我沈三通羞恥於此!”
“他不只是沒有導演才能,他連最基本的品德都沒有!”
沈三通大頭壓過小頭,說起話了就是硬氣。
真不想碰林志林。
票選前,島上也不好。
但凡可以不當人,一定是不當人。
就說鄧立君,無論是她自願還是被迫,都和情報部門有關係。
她去世那一年,將“華夏一等獎章”和“藝苑揚芬”獎都頒發給她。
這是島上極高的榮譽象徵。
為其舉辦了公祭儀式之後,舉辦了隆重的儀式。
棺木是水晶銅製的,上面竟然還覆蓋著旗幟,還由軍人抬棺。
客觀上,鄧立君的歌曲在七十年代傳入大陸。
王碩用“先聲奪人”形容初次聆聽鄧立君歌曲的體驗。
“聽到鄧立君的歌,毫不誇張地說,感到人性的一面在甦醒,一種結了殼的東西被軟化和溶解。”
從後世角度來看,鄧立君讓音樂回到了音樂該有的功能,體驗到了音樂美妙的藝術感染力,找到了聽歌的樂趣。
但不要忘了時代問題。
只是大陸逐步強大,才讓武器變成了音樂。
否則就是武器。
如果大陸沒抗住,美妙的音樂隨時可以化為子彈。
不是大陸不夠開放,該罵的是把音樂變成武器,把電影變成武器的人。
就說沈三通自己,一開始,多麼正常的人。
純粹就是後世各種現象讓他變得敏感,讓他變得喜歡考慮這個人、這部戲,到底是誰的鉤子,要釣什麼魚。
是他有問題嗎?
當然不是。
是那些把新聞報道、藝術作品武器化的人該死!
林志林哪怕家庭條件也可以,也不是很保險。
尤其是綠的上來,道德水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