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囧途》劇組專場快本播出,沈三通投入到《人在囧途》宣發。
《風聲》專案,交給已經成熟的團隊推進。
前期工作完成大半,莊園建好,拍攝細節需要姜微打磨。
場景全部集中在一個莊園,如何讓故事高潮迭起,就非常重要。
這版劇本和原版不同,也和原著不同,需要姜微投入自己的創作。
沈三通看重的是姜微狀態正好,《潛伏》達到了職業高點,創作理念趨於成熟。
前世沒有好機會,這一世,趁熱打鐵,手感還在,把《風聲》拍出來,在懸疑、諜戰型別電影中佔有一席之地。
當然,完全交給姜微也不合適。
拿到電影指導權,導演會變。
國內學習歐洲文藝電影一味拔高導演地位,強調作者電影理念氾濫,沈三通肯定要防著姜微陷進去。
至於選角,沈三通指定大方向,但不急於設定條條框框,讓姜微在熟悉專案中去捕捉靈感。
沈三通全部重心投入《囧途》之中。
一些媒體報道唱衰《囧途》,也不看好他開闢春節檔。
接連上映了《梅蘭芳》《葉問》《非誠勿擾》大家該看的都看了,錢包也癟了。
另外,春節,誰去電影院看電影啊?
沈三通不會因為和媒體不對付,就無視媒體所有報道,還是很重視,全力以赴。
和宣傳、發行部門開會。
宣發總決戰。
“囧途”系列,沈三通非常看重,堅定道:“《囧途》是打響三通娛樂院線的第一槍。”
“是春節檔的第一槍,也是系列電影的第一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囧途”系列事關沈三通未來電影戰略佈局。
國內走公路片的路子,東大如此之大,有太多故事可以發掘。
國外走國別研究的路子。
奧運之後,東大對世界敞開懷抱,哪怕以後會失望,發現所謂國際社會、發達國家很狹隘,並不大方,但依然會對世界好奇。
與其說奧運會帶動了這種好奇心,不如說近代史之後,憋的太久。
對於走入世界中心,重新回到目之所及的天下中央,有著非常非常非常強烈的渴望。
歷史的必然。
按照沈三通的設想,未來幾年,“囧途”是和“歷史人物映像”並列的系列電影,也是兩座金礦。
做好這兩個系列,手頭上就有兩張保底系列。
歷史大片,或者說歷史傳記大片,是沈三通想要搞的偶像化人物。
《曹操》《諸葛亮》成功的話,歷史人物映像的大門轟然開啟。
秉持著歷史和文化自信,以中國視角,解讀歷史人物,在祖先開闢的道路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