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辦了開機儀式。
第一場戲開始。
曼谷街頭,黃小明飾演的李衛國意志消沉。
吃飯的時候被暹羅人嘲弄、奚落。
沈三通給黃小明講戲:“小明,內心深處,你理解遭遇驅逐處分,但嘴上並不認同。”
“你有強大能力,只是不願意對普通人使用。”
“表演上,一開始土起來就好,不要耍酷。”
“當然,聽到掠奪者兒子要來的時候,你可以耍起來。”
響起一陣笑聲,都知道黃小明習慣性耍帥。
黃小明道:“我會把握住。”
沈三通對他放心,黃曉明演技其實很厲害,遇強則強,就看能否激發出來。
李衛國的這個角色,沈三通的設計,是帶缺點的英雄。
關於電影,他一直以來的觀點,門檻要低。
不只是劇情,人物也是。
男主關心的事很小,切入點是自己遭遇,這樣劇情往上走的時候才有張力。
根基打的牢固,才能宏大起來。
自然把觀眾拉進戲裡。
這一點,好萊塢早就有一套成熟的流水線。
各個場景之中,很自然的給出相關資訊。
用輕鬆的話語氛圍說出嚴肅的事情,幽默的表現出各種主題精神。
甚至可以做到把侵略戰爭,演繹的充滿愛國感,讓人忽視本質是不義之戰。
好萊塢電影、美劇,中東戰場相關的題材,顛倒黑白是基本能力。
對於影片什麼看法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以角色為中心,讓角色填充血肉性。
讓人動容自發的圍繞角色去想象人物的心態,用象徵語言觸發共情。
簡單來說,快速的剪輯、流暢的敘事,各種語言和鏡頭暗示,經過鏡頭語言、臺詞、劇情,自己得出結論。
觀眾自己得出的結,很難去否認。
這還只是比較淺顯的技巧,往上還有小罵大幫忙。
《盜夢空間》這部戲,沈三通採用的是很傳統的敘事手法。
四幕式。
第一幕:落寞的英雄,危機出現。
目標:解決危機。
開局是一場夢。
男主和夥伴們在進行一場尋常的夢中行動。
介紹了入夢規則,掀開638局的一角。
他們是局裡的夢境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