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反常 (1 / 3)

12年結束,新一年到來,各個公司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成績,三通娛樂也不例外。

沈三通隱退後,對三通娛樂做了梳理,準確的說是瘦身。

專注電影主營業務,非主營業務進行剝離,該分的分,該賣的賣。

咖啡之類的線下業務賣了出去,遊戲、網際網路業務獨立執行,經紀、電視業務拆分。

專注打造以電影為核心,以內容創作驅動的娛樂公司。

而三通娛樂在電影市場上,獲得了充足回報,創下了誇張的成績。

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384億元,相比去年增加132億,增長率高達52%,增速比去年大踏步放開好萊塢電影還要多。

國產片票房227.8億,增加95.8億,增長60%,跑贏了大盤增速。進口片156.2億,增加52.2億,增幅30.5%。

其中三通娛樂電影票房170.85億,僅三通娛樂票房便比進口片要高,比之去年增加83億,增加95%,幾乎實現份額翻倍,佔國產片市場份額的75%,總票房的45%左右。

《趙子龍》和《囧途4日在東京》帶動龍年春節檔繼續火爆,《精絕古城》《魔盜團》帶動暑期檔再創新高。

電影市場之上,不是三通娛樂一家獨大,而是三通娛樂憑藉一己之力帶著中國電影飛馳!

最近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增速呈現雙核驅動,一個是三通娛樂,另一核是好萊塢進口片。

12年雙核強弱有所轉變,三通娛樂的驅動能力明顯更強。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隨著市場份額擴張,依然保持高增速,展現了電影市場的巨大潛能,也展現了社會面的勃勃生機。

不是說不存在問題,而是成績大於問題。

大部分人是日子人,想要日子越過越紅火,對於美好生活充滿嚮往。

電影是要花錢的,是最真實的民意表達。

電影局組織的新年茶話會上。

沈三通攜帶著三通娛樂的成績單,高調錶達對張一謀的支援:“現在有人說我沈三通厲害,這一點恕我不能認同,我只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

“中國電影最大的幸運,就是在發展關鍵路上,我們有張一謀導演這麼一個不計個人譭譽、毅然改弦更張的領軍人。”

在現場的老謀子,當即老臉一紅,連忙說道:“沈導客氣了客氣了,不敢當不敢當。”

與會的領導、導演,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我靠!

沈三通這是要幹什麼?

不少人心裡都湧現出沈三通要搞事的想法,畢竟在搞事上,沈三通確實喜歡搞事。

“當得起。當得起。”沈三通堅定道:“張導沒有拘泥於藝術電影的窠臼,而是勇敢的踏步往前走,如果只是停留在藝術電影領域。中國電影早就死了,只能龜縮在電影學院和學術研究上。”

張一謀哪敢承認:“沒有我張一謀也會有其他人。”

“您就別謙虛了,過分的謙虛是驕傲!”沈三通說道:“2002年《英雄》以2.5億票房橫掃市場時,很多人批評張導向資本屈膝、消解藝術追求。”

“當年我還是學生,為張導在學校搖旗吶喊,和同學老師辯論。十年後再回望,事實勝於雄辯!爭論可以休矣!”

“《英雄》這部作品恰如中國電影市場化程序中的破冰船,用商業邏輯撕開了產業升級的突破口。”

“好萊塢大片壓境、國產電影舉步維艱的世紀之交,張導以武俠外衣包裹的市場化嘗試,客觀上完成了三大歷史使命。”

“第一,驗證了中國市場的票房潛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