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趙子龍》和《囧途4》兩部戲對其他電影實現了斷層領先。
兩部戲都是奔著影史上限去的。
一部歷史動作大片,另一部口碑票房雙爆續集電影,雙方你追我趕,向著20億一路狂奔,同期電影最高的《快樂闖龍年》也就是兩億多,下映大概能到三億。
各種聲音出來了。
不乏發癲的。
三通娛樂一家獨大無法百花齊放,對電影行業不利。
叫嚷著明顯不理性的市場,但又沒有辦法,應該百花齊放之類的話術。
沈三通簡直想笑,百花齊放需要的是百花的質量。
先要是一朵花,而不是強行觀眾給它們齊放票房。
現在電影市場,能說上花的也就是三通娛樂的戲。
至少沈三通不是完全從賺錢考慮,三通娛樂在這方面還是很良心的。
單純從賺錢來說,《囧途4》一部戲上最好,續集第四部,拉昇票價做好預售,完全能將首日干到一個誇張的地步。
憑藉前三部超高口碑,票房全週期三十億都有可能。
可最終還是選擇了《趙子龍》一塊上,票價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甚至有些用力過猛,《趙子龍》堆的料太多。
《趙子龍》可以拆分成三部,做成一部,堆在兩個半小時,其實內容過多了。
導演不是科班出身,前世電影圈電視圈沒有這個人,從環境專業轉行進來的。
早年跟著沈三通,一路幹到分組導演,又去了幾個專案學習做副製片,然後拍了一部電視電影,口碑不錯,又做了一部校園電影,收益比也不錯,才得到了執導大製作的機會。
唯恐得不到觀眾認可,再加上有情懷,所以儘可能做到誠意滿滿。
從定位角度《趙子龍》有開創性,探索一條武將層次的動作型別之路。
李世民作為千古一帝本身加分太多,千古一帝少有,而有一定名氣的武將太多了,做成功就是一條路。
三通娛樂整體還在創業階段,有創業精神。
像比亞迪釋出的一些車,只有從工程師角度才能理解,有這樣的技術不給上,總覺得不厚道,也有點可惜。
不上,你怎麼知道我技術厲害呢?
單純從商業角度,其實不是好選擇。
《囧途4》和《趙子龍》因為大盤不足,院線建設也遠沒到飽和,支撐不了兩部好片子,兩部戲都沒有達到利益最大化,
但是也有其他收穫。
一部戲也許賺的收益比高,卻達不到兩部戲擴容大盤的效果。
觀眾眼睛是雪亮的,片方有誠意,觀眾也能有所感覺,給出的回報也很豐厚。
直接把春節檔拉到了接近五十億層次,同行都要受益於三通娛樂。
沈三通認為其他友商要好好感謝他,他是把大盤整體擴容了,在努力做大蛋糕。
《開心創龍年》前世也就是一億多票房,這一世翻倍了。
《逆戰》《魔術師》也差不多,下映應該會接近兩億,比前世要高一點,也算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