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編劇沒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能力,也不用做編劇了。
沈三通招呼土豆,和大家見見面。
土豆靦腆從座位上站起來,打了招呼就坐下了。
沈三通接著說:“關於李二,成就我不多說了,大家都懂。我就說一說個人。”
“他有個特點絕對自信,對於下屬充分信任和愛護。這個自信來自於他絕對的實力,不僅知人而且自知,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這些正是他性格中的可貴可愛之處。”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能團結人。”
“另一面,他又非常之果決。”
“玄武門的時候囑咐尉遲恭,房、杜如果不來站隊,就地正法,即:公往觀之,若無來心,可斷其首以來。”
玄武門之變是個突發事件,星象變化,不得不發,主謀是長孫無忌和侯君集,倆人一個策劃一個實施。
李世民讓尉遲帶刀去請房杜來決策,不來就地正法,這兩人是半推半就。
“絕對的自信,也帶來寬容。”沈三通說:“他得國很正,不要用簡單篡位者來看待李世民,他和李淵的關係,有迷惑性,其實他是打天下的人。”
“打天下?”有觀眾不是很理解。
沈三通說:“李世民最迷惑的身份,是李淵的兒子。”
“大唐的第一批士兵就是李世民親自招的。靠這批士兵拿下晉陽,然後招撫晉陽隋軍。招兵在三月份,六月份誓師大會,士兵才看見李淵。”
晉陽起兵後,李家內部進行了一次兵權分配。李世民分到自己招的兵,左三統軍。
原晉陽隋軍一分為三:李淵南下的中軍,李建成的右三統軍,李元吉的晉陽留守軍。
入關之後,李世民走北道,收服關中各大勢力。李淵、李建成駐守永豐倉。
李世民麾下兵力爆發性增長。打下長安,李淵稱帝后,李家內部又進行了一次兵權分配
以駐守永豐倉的軍隊和關中隋軍為基礎組成禁軍,以八大總管軍隊屬李世民,雙方大致為6萬:20萬。
第一次轉折出現是在對陣西秦死了八萬唐軍,又透過對西秦降將的屠殺,阻止李世民消化西秦降軍,父子二人才實現軍力的平衡。
李世民也被李淵擠兌出長安。
只是李淵、李建成、李元吉不能打。
劉武周入侵,包括李元吉的太原守軍在內,所有非李世民系軍隊全都報銷。
最後李世民出戰宋金剛,李淵給了3萬人,這是李唐最後全部非李世民系軍隊。
宋金剛入侵不僅打光李淵的軍隊,更重要的是打光李淵的軍心,即使舊隋軍隊將領屈通突立場,也站在李世民這邊。
宋金剛後,李唐軍隊就是李世民一家獨大了。
“李淵的兒子,其實是很具有迷惑性的身份,電影裡,李世民有一長串兒的官職,我們讀起來可以當貫口,也設計了比較輕鬆的橋段。”
“不覺得有啥不妥,畢竟是皇子嘛。但是,想一想,如果一個人,他和李淵沒有親屬關係,比如他是張世民,劉世民,趙世民。”
“擁有李世民的領兵打仗能力,同樣的官職,就會立馬發現,這個人,比王莽還董卓,比曹操還司馬懿。”
“仔細看官職和職權範圍,會發現,王董曹馬、以及劉裕、爾朱榮、高歡、楊堅、朱溫、趙匡胤、袁世凱都沒達到李世民的這個程度。”
“再說就是玄武門之變,下部戲,要劇透了,好在咱是歷史題材,大結局寫明瞭。”
聞言,觀眾不由笑。
沈三通也笑,說:“玄武門之變更多的是李二要跨過自己心裡的坎,只要他想,基本上就能拿到,因為天下是他打的。”
“李淵是殺不死他的,正如劉嬰沒法提前賜死王莽,劉辯也不能提前賜死董卓,劉協不能提前賜死曹操,曹芳也弄不死司馬懿。”
“地位依靠力量背書,沒有力量背書,寫再多聖旨都沒用。”
沈三通嘴了下曹操,和李世民比確實是菜雞。
“曹操問題就是,他打不贏。李世民打天下也就七年,朱元璋北伐攻克大都只用了三年,曹操太慢了,他要是三年、七年掃清天下,很多事根本不算事。”
觀眾又是笑,不過想想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