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該怎麼做?”王忠磊問。
王忠軍說:“最好先壓,然後再放。給出壓力,讓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後稍微放開,讓他有一種有力沒法試的感覺。這個需要很好的配合,我覺得難,不過敲敲邊鼓很簡單。”
兩兄弟小聲聊著,沈三通走了過來:“兩位王總好。”
這一次的事,沈三通不好說這兩位有沒有出力,他覺得大機率有順水推舟。
王忠軍笑道:“祝電影大賣。”
表面上大家都很客氣。
首映禮嘉賓和觀眾紛紛入場,閒談了幾句,火車頭電影廠牌慣例,先看電影。
哐哐哐!
隨著火車聲音響起,觀眾自然入戲。
火車頭廠牌如今已然是金字招牌。
俞凌嶽是位電影愛好者,好不容易搶到了一張電影首映票,對這部戲很是期待。
電影官方賬號說的,這部戲除了是史詩歷史大片,帝王系列開篇,還是動作大片。
有數千人的電影大場面,CG與實拍相結合,為了還原盛景專門造了一座城。
一般電影這樣說,俞凌嶽肯定不信,但是火車頭電影公司在這方面獨樹一幟,會把看點說清楚,至今還沒騙過人。
觀眾聚精會神的盯著銀幕,也有人抱著挑刺心理。
李世民是可以和秦皇、漢武、明祖並列的人物,幾乎沒誰不知道。
火車頭電影公司有口皆碑是事實,但是這部戲沈三通只是掛了監製,以當今文藝工作者們的水平和創作態度,很難說他們能理解唐太宗的事蹟,也不理解他牛在哪裡,為什麼這麼牛。
李世民的熒幕形象,大部分都隨著武媚娘出現,停留在情情愛愛、後宮軼事的層面。
觀眾心念湧動,隨著電影開場,漸漸沉浸在電影之中。
怎麼說呢?
就是一個字爽!
有抑和揚,但是基本無敵局。
困境是有,可李世民真不咋掙扎,一路碾壓破局的。
論家世,袁紹,曹操的家勢都不輸李世民,但硬生生打成三國演義。
李世民看不上曹操,認為他就是一將之智,和李世民相比,確實如此。
唐朝打的滅國戰太多了,戰爭非常頻繁,基本上每五年一戰,哪怕是突厥這樣的大國也是一戰滅國。
而李世民用兵是典型的宜將剩勇追窮寇,不會和敵人磨磨蹭蹭大戰三百回合的。
統一天下的戰爭,幾次都是窮追幾百裡,二天不吃飯,三天不卸甲,追擊中連戰八場全勝。
有人提議要緩一緩,士兵狀況不好,李世民說敵人的狀況更不好。
就是意志的比拼,往往李世民的勝利是全殲戰。
而中國古代大部分戰爭都是擊潰戰,作為李二的敵人,很可能失敗一次就沒有以後了。
而作為他的將士,不用擔心自己白死,因為他真的知兵,活下來,能獲得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以及相應的獎賞。
同時,李世民不是神,是有血有肉的人。
勝利時高興,失敗時也會氣餒,面對來自於父親的猜忌,太子的讒言也會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