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名化了暴力反抗,對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充滿偏見,視之位殘暴、暴政、專制。
捍衛人民利益的槍桿子,和“以暴制暴”掛鉤。
“民間”,給人的感覺是普通人,其實不是普通老百姓。
就像後世嘛噶,剛把精英送上大位,精英就嫌棄窮兄弟了。
嘛噶的作用只是給精英投票,其他的別想了。
沈三通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評論。
【熊貓阿寶簡直就是西方人民的好朋友,用拳腳打贏了大炮,以一己之力阻礙了東大邁向工業化的程序。】
有篇過度解讀長篇:
心如止水,看似是因為有對自己模糊身世的好奇,和對未來以及責任的迷茫,所以內心難以平靜。
在被打暈後,已經得知了真相,在昏迷的沉澱中找到了自我。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你放下你的貪婪,收起你的鋒芒,做事情無慾無求。
其實再說白一點就是放下你的目的性。
問題是,故事裡可以“四兩撥千斤”,但是現實中人家有炮,我們難道靠天靈蓋抗嗎?
這電影不安好心。
讓我們停下來,問題我們停下來有用嗎,搶劫的人停下來了嗎?
這不和碳排放一個樣嗎?
讓我們不要發展,按照人家的想象,練武術就好了。
沈三通覺得這個解讀有些過度,瀏覽了主頁,發現是他的影迷。
哎,這解讀真好。
【好萊塢的故事邏輯上經不起推敲,看似是東方故事,其實並不是,只是裝了樣子。一件武器決定一切,用一件武器就能征服東大,很美式邏輯。】
沈三通發現不少人,下意識審視好萊塢故事。
還未成為主流,但人數也不可小覷。
往往這些人不少是他的觀眾,看來他的電影確實影響到了一些人。
當然,這些評論下,也有人追著噴陰謀論,噴找茬,槓主創設定。
有意思的是,《功夫熊貓2》北美第二週票房腰斬。
這種美式為骨、東方為皮的電影,北美觀眾毫不欣賞。
拍馬屁手段很高明,奈何北美觀眾讀不懂。
沈三通為北美觀眾的智力水平感到擔憂。
理解不了高階爽點,智力確實遭遇了挑戰。
6月11日。
上影節開幕紅毯儀式,沈三通帶著《狼牙》劇組,郭凡、陸陽帶著《李世民》劇組。
這兩部是三通娛樂暑期檔大戲。
郭靜明華麗轉身成為電影導演,帶著《小時代》亮相電影節。
“沈導,多謝你給我機會,我學了很多。”走完紅毯,郭靜明見到沈三通很感激。
身高確實是硬傷。
沈三通客氣:“一塊做大電影市場,我也聽人說了郭導的認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