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隊友什麼情況下最讓人放心?
答:當別人隊友的時候。
事物總有兩面性,公知把公眾當傻子,結果就是自己成了傻子。
純純虐戀。
我虐公知千百遍,依然愛我如初戀。
噫~噁心!
路演轉場途中,陳澈希發現沈三通一臉痛苦,忙不迭的把手機扔到了一邊,像是手機裡有什麼髒東西。
“你怎麼了,一點不激動?”
明明沈三通收穫最大,票房一路飄紅,倒像沒事人。
反而是她第一次參與全方位工作,興奮到不行。
陳澈希研究敵情:““我們和《變形金剛3》佔了大部分排片,國產片,上週的《肩上蝶》,同期的《鋼的琴》都不咋地。好萊塢大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在下一週。”
“屆時,我們要面對兩部好萊塢大片的夾擊。”
陳澈希不好意思說,但有種感覺,除了《狼牙》,其他國產片都是臭魚爛蝦。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全球大部分地區首映在7月15日左右,按照以往慣例,至少要等八月才能上映,給國產片騰出空間。
今年不一樣,國內電影市場全方位放開,可以全球同步。
但是《哈利波特》出品方華納兄弟,選擇了避開《狼牙》一週,下週22號上映。
當下國內能讓好萊塢大片避讓三分的,只有三通娛樂的電影,準確的說火車頭廠牌。
陳澈希在三通娛樂幹久了,整體審美都上去,眼光不知不覺變高。
再看同行覺得不堪入目。
沈三通早看開了:“習慣就好,換個角度來看,沒有他們,《狼牙》不會有這個成績,市場我們獨佔。”
所謂“藝術”,瞭解越多,才越明白其中的不堪入目。
《鋼的琴》,講的是90年代初,東北一個工業城市,王千源飾的原鋼廠工人陳桂林下崗後,為了維持生計,組建了一支婚喪樂隊,終日奔波在婚喪嫁娶、店鋪開業的營生之中。
與此之時,妻子小菊卻不堪生活重負,移情別戀,跟了一個有錢的商人。
之後,小菊光鮮迴歸,要求與丈夫陳桂林離婚,並且要求獨生女陳小元的撫養權。
誰能給女兒一架鋼琴成了爭奪撫養權的關鍵所在。
陳桂林希望將女兒培養成一名優秀的鋼琴家。
為了得到對於女兒的撫養權,他忍受種種壓力,多方籌措為女兒買鋼琴的錢,在四處受挫無果的情況下,於是便決計鋌而走險,和女友淑嫻以及當年鋼廠的好哥們夜入學校偷鋼琴,然而卻又被人發現被抓。
當所有的辦法都失敗後,桂林偶然翻到一本關於鋼琴的俄國文獻,於是叫上夥伴們在早已破敗的廠房中開始了手工製造鋼琴的征途。
最後在退役小偷,全職混混,江湖大哥,豬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幫助下,他們造出一部“鋼”的琴,一群男人為“尊嚴”而戰。
“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就是邊緣人的妖魔鬼怪。
心目中的職業,只有依附者、被供養者,關於孩子未來,讀個大學或者中專出來,學個技術,做個老師什麼的,不在選擇之內。
何止是何不食肉糜,簡直是何不食肉糜。
“鋼”的琴,從立意就是爛。
男人的尊嚴,不在於彈不了的鋼琴,而是大丈夫頂天立地。
大下崗的時代背景,離婚的個人處境,主創腦子裡的嗨點是做一架無用的鋼琴。
立意不能大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