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的錢全扔水裡,遭遇商業上的失敗,王導自己說不想轉型,寧可做個墾荒農民。”
“我說,咱別侮辱農民行嗎?種兩畝地,是能產出糧食、蔬菜、瓜果的,能貢獻價值的。”
“一部電影拍爛了,就是數字垃圾,如果是膠片,更是實物垃圾。”
“大糞尚能肥田,電影爛了,一點用處沒有,不如垃圾,垃圾回收也有價值啊!”
“當然,我不是針對王導和他的電影,我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這些話,我經常開會的時候說。”
一眾主創驚呆了!
王然沒忍住笑出聲。
沈三通是他師兄,王曉帥也是他的師兄,曾經也很崇拜王曉帥,不過更崇拜沈三通這個北電傳奇。
包晶晶踢了他一下,沈三通什麼身份,這話隨便說,但你能笑嗎?
紋章瞪大了眼,白百合低頭捂嘴。
臺下的同行和媒體全都震驚。
沈三通罵的太狠了,不如大糞,不如垃圾,太毒了。
毒嗎?
沈三通覺得一點都不毒,披著藝術的皮,王曉帥是一點臉都不要!
兩千萬啊,乾點什麼不好?
沈三通已經收著說了,畢竟是一個院校的,沒提洗米。
肯定洗米了,正常的投資,誰會投王曉帥啊!
也不需要太給王曉帥留臉,這幫六代導演和他們的師傅,以及徒子徒孫,沒少罵他。
沈三通自顧自道:“我覺得吧,有些導演就很矛盾,一邊喜歡說自己不在乎名利,然後一邊又恨自己沒有名利。”
“文藝片在全世界,也都是很小眾,我覺得應該向好萊塢學習,學學人家的市場化。”
“人家管文藝片叫獨立電影,獨立嘛,自由嘛,不就是自由自在的聽天由命,這就是最好的狀態。”
“自己玩自己的,去探索電影的多樣性,各種非主流和先鋒手法。”
“當然,也可以探索人的多樣性。”
“眾所周知,獨立電影圈是最亂的,挑戰人底線的亂。”
“求仁則得仁,好!自己要往邊緣走,邊緣化了之後就要認!”
“不能既要又要也要。”
記者震驚後馬上意識到這是爆炸新聞:“你這是屈從如主流,唯錢論,唯票房論,電影首先是藝術。”
沈三通點頭:“電影就是藝術!我說了電影的歸電影,藝術的歸於時間。作為導演,我商業和藝術都要!”
記者恍惚了一下:“你以前說電影不要二元論,你剛剛說不能既要也要?”
“我又不是文藝逼,我是俗人!我全都要!商業和藝術需要統一,不能分割也不能對立,而是既對立又統一,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
沈三通之前反對兩元論,是拆解原來的敘事結構。
現在他要重建敘事,自然和以往不同。
商業和藝術不應該分開。
商業和藝術定義權掌握在外面,不行!
如果掌握在裡面,尤其是掌握在沈三通手裡,肯定行!
沈三通不是亂說的,這場釋出會對記者放鬆了提問範圍。
《失戀33天》賣點主要還是他掛名的監製,必然搞點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