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三天。
國內首日票房八千六百萬。
次日九千八百萬,第三天破億,破了《阿凡達》單日記錄,也創下一個誇張的記錄。
《盜夢》劇情太爽。
揹負著神秘傳承的主角,過著頹廢的生活,然後在一場危機中展現出了恐怖實力。
掃地僧故事套路,撓在觀眾癢處。
然後638局的設定又是一重爽點。
638局極致裝逼,很普通一間房間,走進去,別有洞天。
為什麼有很多本子東京灣藏著東西的謠言?
本質上是東大自己有相關歷史,三線建設的時候,在深山老林裡做備份。
故事本身簡單明瞭。
阻止國際金融大鱷的掠奪,正義戰勝邪惡,主題老套,架不住東大電影是頭一份。
電影技術比不上好萊塢,但足夠用了。
沈三通在後期製作上很有耐心,用了一年多時間,後期人員輪子都踩冒煙了。
再加上大量實景拍攝,揚長避短,整體呈現效果上,接近了好萊塢水平。
特別是沈三通造的奇觀龍爪,在電影熒幕出現的時候,一股古老、蠻荒、強大之氣撲面而來。
巨龍從遠古走來,在大荒崛起,輕輕一指,撕碎了虛空。
熱刀切黃油一般摧枯拉朽,破除了反派的夢境防護。
龍爪鏡頭畫面不多,羚羊掛角,卻讓整部影片的氛圍更上一層樓。
票房一路大賣,又一次石砸狗叫。
《盜夢》刺激到了痛處,殺人誅心。
電影裡,充分展現了一些人眼中的自由市場,所謂自由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掠奪國民經濟。
媒體引導輿論。
經濟學家用一套似是而非,沒有經過驗證的理論蠱惑人心。
外部力量再用錢收買普通人制造聲勢。
如果幹預了,國際銀行、金融機構立刻施壓,媒體繼續鼓譟。
一時間,讓大眾難以分清是非好壞,不知道該相信誰。
拿出錢救市,“貪了”之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電影內容很剋制,只寥寥幾筆刻畫,也不是東大人。
然而一些人應激了。
這個時代,所謂的自由人士經常團建,商討外面的東西。
按外面模式,記者成為默多克,學法律的成為各級官僚,搞金融的成為華爾街.
異想天開,很幼稚,但有人很沉迷。
壞種、罕見、帶路黨立刻受不了,罵誰他們看不明白嗎?
《盜夢》上映後,才兩天就出現了高畫質盜版碟片。
更以豆瓣為大本營,南方系媒體搖旗吶喊,透過種種顛倒黑白伎倆。
出品方三通娛樂一邊打擊盜版影碟,一邊處理輿論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