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可能少數喜歡到病態,但隨著成年,走向社會,你會為了某個球星或者明星賣命嗎?”
“他們只是娛樂。”
沈三通有些明白,也有些不明白:“我們可以做的完美一些,就像日化、服裝、食品,我們可以有自己的大品牌。”
“運動也是,從鄉鎮或者街區開始舉辦聯賽,培養歸屬感,而不是見到運動明星,堵的水洩不通,錢讓外面賺去了,還反過來對我們優越感,看不起我們。”
韓三瓶笑著搖了搖頭:“所以我說,你不知道什麼叫做艱苦,你們80後是幸福的一代人。”
“這都不算什麼,這都是必要的犧牲。”
沈三通不是很認可:“你這個‘必要的’,包含了多少心酸?”
想來一句,你爺爺走了彎路,我爺爺吃不上飯。
太激烈,還是不刺激老登。
韓三瓶一字一句道:“所以才叫做犧牲。”
“什麼損失最為慘重,你知道嗎?”
沈三通:“你說說。”
韓三瓶陷入了回憶:“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們幾乎是一火車一火車的人才,去了外國,一去不回來。”
“你想想,不說做研究,修個車,我們一個月賺幾十人民幣,在米國賺三四千美元。”
“你說怎麼選?一去不回,對不對?”
沈三通點頭。
韓三瓶繼續道:“你知道在我們之前誰是赴米留學第一大國嗎?是朗子,後來才是我們和阿三。”
“我們十幾年培養出一個人才最後到那邊成為了精緻利己主義者,不划算。”
“但那又如何?”
“我們要恢復昔日的榮耀,我們要恢復我們曾經的地位,寧願頂著海量的人才流失,頂著夫妻反目、妻離子散,也要將最聰明的頭腦派去最先進的國家學習最頂尖的科學技術。”
“我們要承受這些犧牲,我們也承受的起這些犧牲,因為我們就是在近代史落後了,西方掠奪也好,發展也好,有大量的存量優勢。”
“直到現在,我們最聰明的大腦,才有精力用於研究理論,在此之前都是應用。”
“兩彈一星,多少頂級的科學家,他們也許能夠做出震古爍今的理論,在數學在物理在化學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他們要轉做工程,將理論落地,別人走完的路,我們再走一遍。”
“這就是代價,往前走的代價,這就是犧牲。”
韓三瓶少有的帶上些情緒:“多少人理想破滅了?你想想,一個人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而他的孫子、孫女,變成了他要打倒的物件。”
“你還知道別人就是在噁心你,滲透你,但你要忍受。”
“就是要跳出去,跳到國際市場區,他們資本社會有成熟的標準和體系,我們就要用它們。”
“我們吃到了,吃完老蘇吃米國,四三方案就開始吃。”
“里根的時候也吃到了,里根做的事,那套理論只是障眼法。”
“根本是拿到了中東石油,用能源擠兌老蘇,然後壓榨本子,再從亞洲生產基地獲取廉價產品,這才是本質上的,能源和工業品支撐了美元。”
沈三通承認韓三瓶說的可能接近於事實:“但,有些人是直接聯姻,沒什麼不情不願,甚至多頭下注。”
韓三瓶承認:“和國際接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闡述。”
“愛國者,是外面好的就學,利用外面的資源,利用國際市場,來完善和發展自己的東西。”
“也有些人,是想根子一塊換了,這部分也是米國鼓吹的。”
“當然,還有些,是知道了一條線,然後上下其手的。”
“比如說,知道日化領域要讓,所以主動和外面合作,大肆侵佔利益。”
“知道了媒體上有偏向,所以找人和外面成立合資公司,來和外面勾勾搭搭。”
“不同的人,說同一句話,但是意思可能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