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盜夢》是為《鬼吹燈》系列第一部《精絕古城》做準備。
《盜夢》還有現實可以取景,《鬼吹燈》系列需要構建一個世界,就算有原著工作量依然非常大。
造實景,以及電影技術,不是憑空來的。
需要時間,需要積累。
如果是十年後,沈三通只需要整合,現在則需要從無到有搭建一個體系。
給許可投拍《通天帝國》也是為了養電影技術部門。
沈三通全產業鏈目標,不是很高。
不需要原創,能把好作品改編出來就行。
他很可惜。
隨著經濟發展,義務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擴招,網際網路發展。
大批次有著很高素質的人在網路創作。
徹底打破了文學、藝術創作上的圈子限制。
不再是王碩這種能更早得到資訊,就有先發優勢。
也不是大院子弟,玩的東西本身有門檻,一般人進不了。
也不是小鋼炮那樣,需要舔一波才有機會。
網路大舞臺,有膽你就來,不問出身,不限資歷。
在龐大的網路作品中,《鬼吹燈》只是其中之一。
優秀的作品太多了,這些非常優秀的作品,有一個鮮明的特徵。
第一不是傳統渠道出來的,傳統渠道也出不來。
沒有主編父母,傳統渠道想出長篇,普通人摸不到門。
第二,大眾喜歡。
前世拉胯的娛樂行業水平,這些作品,電影化、電視劇化、動漫化、漫畫化,幾乎沒有能搞的好的。
甚至一些遊戲,賺玩家的錢,靠玩家氪金支援,不斷雷區蹦迪。
難以用商業邏輯理解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
沒能力的編劇,眼高於頂的導演,對從幾十萬、上百萬本基數里殺出來的,數以千萬計網友喜歡的大熱作品,沒有一點敬畏心。
用一種鄙視鏈上層的心態,把大熱作品改成一坨屎。
觀眾層面,把正常人逼得不看電視劇,不看電影。
寧願追up主,看短影片,,也不看這些“專業人士”搞得東西。
從業者層面,人才精英,會寫故事的人,有創作力的。
寧願去寫,去做up,做短影片,網上為愛發電,也不混文藝圈。
歷史大神、歷史區百萬up,難道沒有做歷史大片主創的潛力呢?
玄幻、仙俠大神,沒有做神魔型別主創的潛力嗎?
他們做主要編輯,參與世界觀構架綽綽有餘。
可是沒有人才流通渠道,也沒有一個完善的層級制度,容納大量人才。
人才進不了,進來了也會廢。
和科班導演一樣,本來初、高中一張白紙,很有靈性。
經歷學院派老登四年的折磨,呆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