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
毫無疑問,三鹿罪大惡極。
但縱觀整個事件,不只是三鹿,裡面還有細節。
在2006年末出口米國的小麥粉和大麥粉中,因為質量沒有達到米方簽約標準。
產品方新增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來保證能夠透過質檢。
很快,米國進口方,寵物食品生產商“Menu Foods”就接到了許多寵物食用他們的口糧後死亡的投訴案件。
聯合米國FDA進行調查後,發現進口的糧食粉中大量參有三聚氰胺導致的寵物腎衰竭死亡。
當時米國對東大的出口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採取了一系列限制進口的措施,對東大的糧食和食品有政策歧視,並且不斷妖魔化東大商品。
米國打糧食粉這張牌,媒體配合炒作,不同尋常。
不僅來勢極為迅猛,而且充滿敵意。
惡意攻擊誹謗,大有不達目的不肯善罷甘休之勢。
再加上內部一些媒體在其中推波助瀾。
觸發了應激式的反應,一個小問題,弄成了大問題,隨後事情失控,越來越下不了臺。
結果非常之慘烈。
奶粉市場,有了刻板印象。
國產就有問題,外面的就高階。
不僅如此,為了提高蛋白含量,全部從紐西蘭直接進口蛋白粉或者濃縮奶油。
為什麼恆天然“犧牲”了自己43%三鹿股份的利益,也要和三鹿切割?
後世很多媒體的說法是心善。
實際上人家早就等著。
三鹿股份算什麼,紐西蘭在奶粉、奶製品領域有巨大利益。
看到了攻佔十三億人市場機會,這才是大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紐西蘭反應那麼大,層級那麼高。
人家就是要拉起來打。
在這方面,外面從官方到企業,再到媒體配合非常好。
沈三通拍攝奶牛廠室內戲。
設定的廠長,偏向於掃地僧形象。
作為一個奶牛場老闆,他會拖欠工資。
同時,他也關心國家大事。
電視裡播放春運一票難求的新聞。
奶牛廠長道:“我看,這整個奶製品產業,要出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