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主旋律給自己打造人設,這種行為令人不齒》
《再現新型詐騙,‘詐騙犯’沈三通再度重來》
《不是電影教育失敗,而是教育失敗了!》
冠以作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金融、律師標籤的公知、大V,無不痛首疾呼。
表示沈三通只是個例。
如果看看除了沈三通之外的電影人,包括逃出魔窟的寧昊,以及媒體、文化、學術界的人,探討的大多是國家存在的問題。
簡單的說,大家用在檢討、反思上的時間,比我們用在快樂和大笑上的時間多多了。
只是沈三通一個人為了逐利不擇手段,順從主流價值,諂媚觀眾和體制.
從文字中就能看出,一些人處於歇斯底里的狀態。
然而玩弄文字的無論如何嘴硬,也不影響《生快2》成為文化符號。
不是媒體炒出來的《色戒》文化熱,而是觀眾和網友參與形成的文化現象。
依靠的也不是爭議,對於主流價值的挑釁,而是實打實的好故事、好電影。
傑哥不要啊、塑膠姐妹花,各種熱詞充斥線上線下。
連帶著第一部的一些文化現象重新熱了起來。
快樂這個詞在第一部並不是很熱,但是因為一些媒體和公知反覆解構這個詞語,想要將快樂弄成一種負面詞彙。
網友加入其中,一下子稀釋了原有的定義,讓“快樂”迴歸“快樂”的原來含義。
尤其是隨著沈三通連開三炮,帶來的直接後果,《色,戒》文化熱到了一月,聲勢不行了,變成了“快樂”文化熱。
沈三通用實打實的電影,完成了截擊,將趨勢截斷。
大洋彼岸。
李銨滿臉複雜。
總票房十億。
已經不低了。
尤其考慮沈三通的年齡,東大這樣一個新興市場,佔據瞭如此生態位。
沈三通日後必定成為東大文化圈繞不開的人物。
從沈三通身上,李銨看到了斯皮爾伯格的影子。
對於社會思潮有一種洞察力,果斷抓住,產出作品。
這是他不具備的天賦。
沈三通之前的圖文直播,還有後續的兩次攻擊,對於李銨的觸動並沒有多大。
更多的是立場對立。
雙方處於不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