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現狀的人,往往選擇鼓吹市場化,而不是懷念前三十年。
符合要求的沒幾個人!
《太陽》受眾太窄,於東想死的心都有。
於東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陽光燦爛的日子》,姜聞有一批影迷。”
《陽光》當年熱映,轟動一時。
捧出了夏宇這個最年輕的威尼斯影帝,還斬獲了金馬影帝。
沈三通道:“可以嘗試,激發這個群體,會有不少票房。”
沈三通沒有再說什麼,選擇鼓勵。
於東發行《太陽》,要付出很多錢。
姜聞江湖地位擺在那,他硬著頭皮也要發行下去。
於東現在需要的不是對錯,而是一個信念,支撐下去的信念。
於東重新有了希望:“一定可以的!”
告別於東。
沈三通從保利博納離開,回公司。
佈置落子,告一段落。
李兵兵那種外向的態度,燃起了他的鬥志。
沈三通要殺一殺歪風邪氣,準備了兩把刀。
第一刀指向嘉和。
第一階段已經完成了,讓伍克搏沒法順利收購。
如果伍克搏還是如前世那樣發起收購,有了鋪墊,沈三通可以加價。
這兩年,伍克搏因為他,各種不順利。
有沈三通的三通娛樂在,澄天的聲勢最多和華夷抗衡,遭遇全方位削弱。
王晶花轉投費、吳語森《赤壁》的深坑,都要錢。
伍克搏資本操作玩得很好,背後還有本子的錢,也經不住持續消耗。
絕對缺錢。
在伍克搏手裡錢不是寬裕的情況下,沈三通可以提價吊著。
鄒文淮父女不喜歡他,只要喜歡錢就行。
想要多撈點養老錢,會樂得看嘉和被雙方追逐。
收購,談個一兩年很正常。
現實玩商戰不是編故事,一兩年時間不算長。
明年。
嘉和這一刀才有結果。
沈三通買不到,就會毀掉嘉和。
明年和今年就不一樣了,有些事要重新談判。
說白了,他要硬上。
上不了就幹掉。
有些時候,就要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