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箭矢飛來無動於衷的情況。
躲藏好,當箭矢邦邦邦的射中船體,依然會擔心船不夠堅硬。
船往一側傾斜,沈三通專門把搭的景也傾斜,拍出最真實的效果。
草船借箭這段劇情,諸葛亮不在船上。
吳語森版本的諸葛亮上了船,情節在第二部,
讓大陸演員扮演搞笑角色,而且竟然船是鏤空的,箭矢飛來飛去。
已經不是展現武侯的聰明智慧,和膽魄過人,是把武侯拍成了神經病。
沈三通版本草船借箭在第一部結尾。
第一部有草船借箭,第二部有火燒赤壁,保證每一部都有一個大場面。
沈三通還會實驗的用上一部分3d技術,讓箭矢飛來的感覺更加真實刺激。
草船借箭戰爭戲部分。
拍的是操船細節,以及到了指定位置,躲回艙內的場景。
還有箭矢插滿船艙,水兵興奮、激動,又帶點恐懼的表現。
沈三通專門將一艘蒙衝戰船插滿了箭矢,展現細節。
赤壁大戰近景,拍了兩週。
前後一個月時間,把各種和船有關的中近景細節拍完。
最後幾天,為了呈現人馬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的大戰細節,把十艘戰艦,統統給點了。
十艘戰艦哪怕是空殼子也不便宜,花了五百多萬。
還是沈三通來抓這件事,換個港島導演,報個一千多萬甚至兩千萬都有可能。
沈三通一把火燒了,只為豐富影片細節,給出最真實的火燒效果。
至於戰爭戲中遠景。
黃蓋以十艘火船排成一排,橫著隊形向對岸駛去。
儘可能增大與曹軍戰船的接觸面,能燒快點。
東南風正急,火烈風猛,把曹軍戰船全部燒光,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
頃刻間,濃煙烈火,遮天蔽日。
還有草船借箭部分,戰船插滿箭矢而歸。
這些屬於後期階段工作。
電影是欺騙的藝術。
大量戰船相關的戰爭戲中遠景,不是實拍,也不可能實拍。
是另一種呈現方式。
赤壁特效團隊,確定方案,國內工廠負責具體做不同比例縮小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