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去踩同期對手,也可以好好回應。
但是回應不及時。
方式也很爛,還是炒作普通觀眾不在乎的奧斯卡。
衝奧太遠,80元的電影票太貴。
觀眾在乎是自己電影票花的值不值,誰在乎奧斯卡?
搞笑的是衝奧也不順利。
隨著口碑崩壞,無極大量負面訊息爆出。
有記者採訪負責《無極》宣傳的黃賓詢問衝奧事宜。
由於獲得了金球獎提名,目前《無極》在美國的上映時間還可能往前提,但是具體日期還沒有定。
《無極》在海外的報道並不多,只有路透社在《無極》於中國上映時提及這部電影,說《無極》引發了眾多爭議。
對其“申奧”前景,引用了米國《綜藝》雜誌的話:“《無極》並不在該雜誌預測的奧斯卡得獎大熱門上。”
而且《無極》原本計劃於12月9日在米國上映,但遲遲沒有動靜。
《無極》的米國發行方韋恩斯坦公司想要壓低發行價格,如果不降價,該片很可能會被“雪藏”。
哈維很可能會在奧斯卡提名出來以後再在米國發行《無極》,這樣可以藉助奧斯卡的力量獲得更高票房。
如今雙方仍舊處於談判當中。
沈三通記得前世有種說法。
《無極》爛,把哈維韋恩斯坦這個死胖子嚇跑了。
願賭服輸,白皮,你的契約精神呢!
好吧,到了白皮身上,規則不重要,契約也不重要。
標準自動變成,人家懂得變通。
本質上是哈維不講信譽,撕毀了合同,卻歸罪於無極。
還是自我反思那一套。
沈三通不是一個會反思的人。
老外能看懂中國古裝大片嗎?
不就是看個熱鬧!
《無極》熱鬧啊,而且景色也很美。
哈維玩的這套,沈三通覺得很熟悉。
用訂金拖垮專案,是很多白皮喜歡玩的花招。
利用的就是交易方對白皮有幻想,把他當紳士,但人家是強盜。
沈三通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哈維玩的手法,似乎不只是商業行為。
他可是後世回來的,哈維的皮早就扒乾淨了。
哈維是拉鍊父母的密友,是驢黨在好萊塢的代言人。
具體原因沈三通還要分析,但肯定不是國內媒體說的《無極》爛,完全歸於電影那麼簡單。
宣發上的經驗,沈三通以後才能用到。
但《無極》製作上的教訓,現在就能用上。
媒體採訪,還有網友,都在問無極3.5億元人民幣,那麼多錢花哪了?
首先是投資3.5億元只是宣稱,實際上有很多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