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中從休息室走了出來,畫好了妝,好奇問:“導演,到我了嗎?”
“不好意思,呂老師,麻煩您又跑一趟,還讓您久等,叫我小沈就行。”
沈三通不敢當,像個學生。
呂中,《神探狄仁傑》的武則天。
“剁成肉泥”的剁靈,既霸氣又從容睿智。
生快裡客串李兵兵的媽媽。
選角的時候,女主的媽媽不好選。
最初想找朱琳,西遊記女兒國國王,柔情似水、端莊典雅。
但保養太好了。
李兵兵73年生人,生快設定裡30歲的博士。
而朱琳52年,差了二十多歲,在一起的感覺也就差十來歲。
還考慮了陳瑾。
三體裡的老葉文潔,統帥。
面相老,但64年生人,在05年,演李兵兵媽媽依然差點感覺。
最終。
確定女主的爸爸的時候,才根據“爸爸”,找到了媽媽。
原版的父女之間的互動,很感人。
父親等著女主,女主在多次迴圈之後,終於赴了約。
女主傾訴了自己對媽媽的思念,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父女和解。
米國可不是一些公知說的那樣,到了十八歲,讓子女自生自滅。
那只是沒有辦法的家庭。
有點條件的米國家庭,很重視子女。
很多米國父母,省吃儉用,從小給孩子攢大學學費。
送孩子上大學,父親開車跨越多個州,上千裡,把孩子送到學校。
全天下父母的愛,有相似性。
但國家不同,也有差異。
中國的父親形象,有自己的特點。
落後真會捱打,老中必須不斷發展。
大部分男生的人生意義,是不斷產出。
80後90後還好,物質條件豐富了。
一邊產出,能一邊發展各種興趣愛好,做父親也多姿多彩。
生快這部戲裡面,女主父親是50後。
沒有物質條件,只產出,沒什麼條件發展興趣愛好。
形象比較單一。
從後世角度來看,很慘的。
存在的時候,會被忽略,甚至有些覺得千般不好。
可一旦不在了,頂樑柱缺失的後果,就會顯現出來。
老一輩的父親在老中家庭中是純粹的供養者,付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