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週三。
《生日快樂》票房報收623萬。
媒體報道伍克搏的傳奇故事,一箇中國人如何在本子發家,勵志人生。
8月18日。
週四。
生快報收563萬。
南方都市報為伍克搏加冕,稱之為華夷大小王之後的中國娛樂圈的第一權力人物。
8月19日。
週五。
生快票房828萬。
《生日快樂》總票房來到三億四千六百四十二萬。
無限接近於大船的影史紀錄。
然而一些媒體好似有默契的一樣,對此保持一定沉默。
各路專家不斷談論伍克搏和澄天。
直言,當下中國本土電影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全面放開。
如果現在全面放開,向好萊塢向日本向韓國完全讓出市場。
這些仁慈的、先進的、文明的發達國家,富有崇高道德,中國人不用自己去做什麼,它們會提供很好的電影。
如果現在不放開,以後被殺的片甲不留,連投降機會都沒有。
8月20日。
週六一早。
沈三通習慣性的翻看報紙,不由感嘆:“伍克搏砸了多少錢啊,版面買的不少。”
連續幾天,媒體大量持續報道澄天,忽略生快。
即將破大船紀錄那麼振奮人心的影史時刻,媒體表現的不是一般剋制。
沈三通不會簡單歸結於媒體討厭他,親本子這種二極體的立場對立。
光借用了外務省或者港臺那邊的渠道,不夠。
絕對是澄天撒錢了,而且是大把的撒錢。
只有雙管齊下,才能腳步整齊劃一。
也不是沒有人報道生日快樂,報道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報道。
像央視新聞時間開始每天提生快正在暑假檔熱映,並通報成績。
一些偏向於嚴肅的媒體,也開始陸續報道。
只是聲音上不大。
流量大、熱度高的媒體,報紙雜誌只在1/3、1/4版面或夾縫頁,通報了生快每日成績。
網路頁面在次級、三級版面提一下。
仔細找一定能找到,絕不是不報。
而澄天和伍克搏的系列報道,放在首版或者1/2版面,給出專欄,網站頁面上給首頁頭條或者要聞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