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開始盤點沈三通的身家,公司的情況。
也很好盤點,超市的票房乾淨透明,分成最多誤差幾個點,院線已經開始陸續支付。
彩鈴公司更好盤點,也不是秘密,獎池是按照三成利潤抽成的。
算一算,其實沈三通的身家就出來了。
都不算初創的洞天網,還有其他公司。
光是現金流,爆出來的就接近兩億。
關鍵是賺的錢乾乾淨淨,沒有原罪,完全靠才華。
第一桶金是寫書,然後電影,弄彩鈴公司。
所以,自從超市下映之後,沈三通再次登上頭條。
還是商業版和娛樂版雙頭條。
已經有往社會版面蔓延的趨勢。
這個年代,對金錢的狂熱,後世的人很那理解,不加掩飾的那種。
“不對吧,《青紅》怎麼功利了?”高園園很欣賞沈三通的金錢觀,但是又反對他對《青紅》的批評。
這是文藝片,一點也不功利。
“電影內容就很功利,上海戶籍就那麼珍貴?一個家庭為了一個戶籍反目成仇,我知道現實中有,但是也有不在乎的。我從這裡,就看出導演心裡對地域對人有個等級。”
沈三通說道:“同樣電影本身也很功利,為了外面藝術院線有人買,把轟轟烈烈的建設成果汙名化,來換取版權收益。當然王曉帥導演的電影,比他同時代的導演,好多了,但不可否認,也是這樣。”
“說的別人那麼功利,你自己不功利嗎,拍電影討好觀眾。”高園園噘嘴,不是很服氣。
沈三通批評的太狠了。
她喜歡這種文藝調調,在沈三通面前,有種被扒光的感覺。
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沈三通說的是實話,只是從前沒人在她面前說。
“我電影是為了票房,但我沒有一邊賺錢,一邊又打著不賺觀眾錢的旗號,沒有把要回本的電影專案,包裝成高高在上的藝術品,沒有一邊被人牽著走,一邊又高呼獨立思考,”
沈三通實實在在道:“更沒有被包養,大談獨立人格。”
“什麼被包養談獨立人格,你這人說話真難聽。”高園園無語了。
你對自己的同行前輩也太看不起了吧。
有點懷疑這個男人之前說的話了,你私下裡哪裡有一點靦腆的樣子。
“你手機響了。”
沈三通轉移話題,心裡大罵第六代這群狗東西。
本來想文青一下,順著網聊的節奏,把線上的熟悉帶到線下,直接吃湯圓。
但一提起第六代那幫人,寧願弟弟見不到妹妹,也不願意說虧心話。
高園園改年齡了,百科上是79年,有說75年,我採用的是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