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就一本小說一首單曲,就營銷天王,別說覺得可笑。
沒什麼可笑的。
四大天王,說到底還不是港島一個小城市就敢叫。
內地營銷做的太差了,天王天后教主之類的,要敢喊。
在這行混,就要有信念感。
沈三通不是很在意這個營銷會被多少人黑,會不會得到大家支援。
患得患失想來想去,別在名利場混。
持續營銷幾年之後,09年3g開始興起。
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一搜沈三通,全是天王標籤。
什麼跨界天王,什麼你也配稱天王之類的。
有爭議、有罵戰,但標籤就是天王。
到14年,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更新換代,4g興起,一些資料丟失,黑歷史也會消失。
這個時候繼續營銷,大家就習以為常了,假的開始變成真的。
18年之後,看他書聽他歌的粉絲成長起來,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天王。
20年後,開場直播,什麼都不幹,讓網友監督碼字。
到時候,螢幕上都是爺爺快看,你追的小說終於完本了。
就是貨真價值如假包換的天王。
......
只要持續發力,就可以不斷修改時間線。
現實中很多成功案例。
劉德化有演技麼,到老也那樣。
但是一直在圈子裡走下去,其他人漸漸沒聲音了,他就最強了。
奶茶倫也是一個道理,粉絲瘋狂的修改時間線。
什麼《以父之名》百億播放之類的都來了。
這首歌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小眾中的小眾。
哪怕是《夜曲》,也從沒有什麼“《夜曲》一響馬上領獎那種操作”。
因為《夜曲》,遇到了《童話》。
.......
營銷稿撒出去。
不僅是為電影造勢,也是個人形象IP的塑造。
沈三通“跨界天王”營銷,不管前置是什麼,落腳點天王已經觸動了許多人的神經。
特別是港臺那一邊的,天王是他們的專屬。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08年之前,內地男小生,除非有很強的背景,如黃小明這種會做人,資歷深,還有華夷背書。
其他的小生,出現冒頭就會被踩死。
內地的女演員,四大雙冰。
不是大颯蜜,就是掛件。
沒有圈子支援,就會被毀掉。
最早走紅的範兵兵就是如此,不加入,就讓她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