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業務變多,三通娛樂進行了擴招。
逐漸脫離了遊擊性質,有十三個正式員工。
財務以前是臨時找財經專業的老師來做,現在有了兩個坐班的財務。
藝人部門、歌曲部門框架拉了起來。
藝人部門經理,是從第一經紀人王晶花手底下挖來了的人。
之前的小趙安排去當了黃搏的個人經紀人,他還需要鍛鍊。
本來藝人經理想透過李兵兵找李鱈來做,之前一起吃飯留了李兵兵的聯絡方式。
李鱈沒答應,她主要跟著她姐姐李兵兵。
幹公司,沈三通並不著急把什麼框架都弄好。
而是缺什麼找什麼,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根據需要來搭建公司。
沈三通覺得,影視行業和幹工程很類似,圍繞著工程本身。
最多養一些幕後,劇組召集的時候再找人。
沒活的時候劇組解散,各找各媽。
不可能說一個娛樂公司為了一個影視專案,把上百個人招進了公司,傻等到專案開工。
水電房租各種補助社保,一天不知道要燒掉多少錢。
......
“《正義之道》下載60萬,《小酒窩》因為登上了MP3下載前十,各大歌曲排行旁、KTV點唱排行榜、電臺點播榜等榜單前列,彩鈴下載破了百萬。”歌曲部門的負責人小張彙報。
小張之前是沈三通的助理,去草原出差,做《綠草地》的製片。
《綠草地》拍完,沈三通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給他升職加薪。
如今是歌曲部門的經理,領導一個實習生。
還要看後續,表現不好,沈三通就要找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幹。
“沈總,你真有先見之明。”
小張也是研究了彩鈴業務,才發展沈三通辦事穩準狠。
公司第一筆彩鈴業務,是《正義之道》。
沈三通自己操作,當時小張還在草原吃草呢。
利用如今SP公司非常多,競爭激烈,公司對公司的談判,拿到有利於的條件。
所有業務,以運營商的下載資料為準,歌曲款項存入雙方對公賬戶,執行商結算的時候,一起分錢。
這一招非常關鍵。
一些私人音樂公司,他們自己做的點播平臺資料,一千萬下載也敢做到一兩萬。
但一些歌手往往不知道,或者沒想到這個收入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