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人為感其恩義,為其建祠立廟。秦王為彰其忠心,對他封侯拜將。
世人都知槍仙之名,卻不知他還是秦王親封的關內侯,遼東將軍,坐鎮凌霄城。
雖然都是虛職,嶽鵬舉也並未承認,推辭不受。但足見秦王對他的重視和偏愛。
從裴之信一人破甲三千,謝良弼守護稷下學宮,再到嶽鵬舉一人護一城,嬴政雖然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但對他們的人品,卻是十分敬重。
謝良弼戰死,是他自己的選擇,但是裴之信和嶽鵬舉,是嬴政故意為之。
以帝國軍隊的戰力,加上玄門的實力,想要除掉二人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嬴政卻遲遲沒有動手。
讓裴之信隱於世外,讓嶽鵬舉繼續鎮守凌霄城。足見嬴政對他們的敬重。
秦國鐵騎縱橫天下,秦人對自己的領土有著一種執拗。自秦國強盛以來,從未放棄任何一寸領土,一座城池,凌霄城,無疑是個例外。
司徒經略用仇恨的眼光審視著眾人說道:“聽說湛瀘現世,老夫特意前來問劍。老夫的愛徒,就死於此劍之下,此仇必報。”
張良心頭一震,原來此人千里迢迢而來,居然是為了找他尋仇。那個陳百里,竟然是他的徒弟。
張良既然接了湛盧劍,答應替弟弟實現願望,也必須承受別人對他的報復。
張良拔劍出鞘,說道:“既然前輩問劍,晚輩自然要接招,請前輩賜教。”
司徒經略看了一眼張良,搖了搖頭說道:“老夫相信帝國的軍報,但以你的實力,斷然殺不了老夫的徒弟。”
“前輩明鑑,這件事情的確是個誤會,晚輩還有些事情,先行告辭。”張良說完,便給了幾人一個眼神,幾人當即會意。
“慢著。”司徒經略突然發話,說道。
“前輩還有何事?”
“你一個人自然殺不了老夫的徒弟,但你們若是聯起手來........”
張良心中暗想,原來司徒元青是將陳天遙等人,當做了自己同伴。
陳天遙、李書乾、嶽思凝三人,都是少年奇才,下山是為歷練,卻沒想到捲入了這一場恩怨之中。
張良不只身負氣運,就連運氣也好的一塌糊塗。
軍報上只說與陳百里發生激戰的是個手持湛瀘劍的少年,重傷之下被一個夥神秘人救走。
陳巖將一個人說成一夥人,是為保留秦軍的顏面,以一人之力在數千秦軍的陣營之中殺死主將,若是傳揚出去,秦軍費心打造出的不敗神話,將會就此終結。
但如此做法,卻也在無形之中誤導了司徒經略的判斷,讓他以為殺害他徒弟的,正是眼前這幾個人。
不消別人出手,就是這個身背劍匣的少年,都能輕而易舉的殺死陳百里,自己徒弟的悟性,與眼前這幾個少年天差地別。
陳天遙說道:“你那徒弟姓甚名誰?”
“陳百里。”
“江湖之上,沒有這一號人物,想來是個無名小卒。”陳天遙假裝思索一陣,說道。
“找死........”司徒經略大怒道。
“前輩,可否聽張良一言?”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