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正堂天巧堂,後面又是兩進院落,門口掛著匾額,上、書“留園”二字。裡面左右各兩組、共有四個院落。左邊男學員居住的稱為“翠竹軒”、“松柏軒”;右邊女學員可客房稱為“寒梅苑”、“幽蘭苑”。
常勇把她帶到“幽蘭苑”黃字房前,“每間房住兩個人。你來得較晚,前面的客房都已經安排人了,你暫且在這裡落腳吧,等將來前面有空房騰出來了,再往前調也可。”
黎靜珊站在門口往裡瞧了一眼,東廂房裡的床已經鋪好了被褥,鄰近的小几上也擺著胭脂水粉等女子之物,知道自己有了一個“舍友”。她瞥了眼擺的整整齊齊的床褥和桌椅,猜測必是位嚴謹仔細的女子。
正想著,幽蘭苑,門口突然傳來急切的呼喊,“黎姑娘,黎靜珊,是否在裡面?”
常勇轉身一看,呵呵笑道:“你的旅伴來了。”說著挪開一步。
黎靜珊看到葉青在幽蘭苑的大門邊探頭探腦,一看見她,興奮得齜牙咧嘴,連連招手,“黎姑娘,黎師妹!快出來。”
他不方便進入女子的居所,只拼命招手讓他出去。常勇笑道:“快出去吧,我們從臨川出發時,葉青求了好久讓咱們再等等你,可惜時間不夠……他也算是個重情義的。”
常勇與黎靜珊走到門口,對葉青笑道,“阿珊的入學登記我已經幫她辦好了,你帶她再四處看看天巧堂吧。我店裡還有事,先回去了。”說著與他們拱手作別。
兩個年輕人送別了常勇,沒有了拘束,氣氛立刻輕鬆起來。葉青和黎靜珊相互看著,突然一起笑了起來,兩人越笑越開心,直至最後紅了眼眶,才漸漸停下來。
黎靜珊含笑看他,“葉師兄,我回來了。”
葉青也欣喜看她,開口時聲音仍忍不住哽咽,“回來了就好……回來了真好!”
要知道,他當時以為黎靜珊已經遇難了,阮少爺千里趕去,也不過是尋回黎靜珊的屍體。如今能看到活生生的人站在自己面前,怎能不令人興奮!
他抹了一把臉,迅速收拾了心情,雀躍道:“來,師兄帶你好好看看天巧堂。”
說話間走到翠竹軒門前,葉青順手一指,“我住在翠竹軒天字房,有事可以來這裡找我。”
黎靜珊正好奇的往裡探了一眼,從天巧堂那邊出來五六個女子,一路說笑著走了過來。見了葉青,都親切的喊著“葉公子”打招呼。葉青也拱手微笑行禮。
他正要為黎靜珊引薦,一個紫衣女孩兒看著黎靜珊,突然上前一步,行禮問道:“這位可是新來的女弟子?是否安排了住宿?”
黎靜珊忙也回了一禮,回應道:“在下黎靜珊,已安排在黃字房。”
那女孩兒點了點頭,平淡道:“小女孟姝,也在黃字號房。”
原來就是對屋的那位主兒啊。
黎靜珊忙再次行禮,“以後還請姐姐多加關照。”
孟姝只淡淡點了點頭。她旁邊一個鵝黃衣裙的姑娘倒是熱情,笑著上來拉了黎靜珊的手,“我叫陳敏芝,就住在隔壁玄字房。咱們以後又多一個伴兒了。”
眾人又寒暄幾句,才各自散去。因是舍友,黎靜珊對孟姝多瞧了兩眼,見那女子也探尋的看向她,兩人目光相對,孟姝坦然的微微點頭,轉身走了。
葉青待人走遠,對黎靜珊笑道:“她們應是才從天巧堂的練習工坊回來。走,我帶你也去見識一下。”
他引著黎靜珊往天巧堂正堂走,邊不無感嘆地介紹:“這裡按工藝分為四部十八坊,分別為鐫刻、鍛燒、嵌綴和細金四大部,”
兩人走過了天巧堂大殿,站在前面的巨大前庭中。葉青指著左右兩邊的幾排平房,“這四部並非各自獨立,而是融入到十八坊中。這裡就是十八工坊。每一坊又細分為三到十幾個不同的工序組。”
他伸長手臂環指了一圈,笑嘆道:“以後幾年裡,咱們的歲月就要在裡面消磨過去咯。”
黎靜珊卻兩眼放光,殷切問道,“我可要進工坊裡看看嗎?”
“隨意參觀。”葉青笑道,“十八坊每日子時關閉,寅時開放。天巧堂的弟子可隨意進去練習。”
他話音剛落,黎靜珊已經往最近的一間工坊走去。進到裡面,原來是按標準的教室格局佈置:寬大的屋子正前方擺著一張長條桌,側方有一個玻璃展櫃,卻是空的。
“夫子授課時,有時會在展櫃裡展出精美的作品,給學員模仿。”葉青指著玻璃櫃道,“你來晚了兩天,前兩日,競寶閣曾送了一批各色首飾過來展示,讓學員們開啟眼界。”
黎靜珊惋惜的嘆了口氣。
長條桌前面,整齊地擺著兩列共十二張方桌,兩邊牆上掛著鐫刻工藝的流程圖,靠牆有兩排格子櫃,一個個格子都有編號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