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乾了頭髮,便將懷裡的女子輕輕放入了飄逸的帷帳之中。
她有著身孕,平躺著有些累,景元帝又很細心的將她側了身子。這其間,睡得舒服的小女人,唇間低低溢位了連續數月以來的第一個甜甜的睡意。
身在野外,她不怕吃苦,也不怕累,可她一直有著心病。
皇上不信她,懷疑她的孩子不是皇帝的血脈,這令她心中極為難受。孕婦心情一旦不暢,便總容易走出思想的死衚衕。
以至於,她日漸消瘦的身體,是納蘭城無論如何去努力,也都補不回來的。
“皇上,太醫寫了方子來,要幫著娘娘食補一下,皇上要不要過目?”
自打娘娘回來,小和子一直跑前跑後的忙活著,樂得合不攏嘴。內殿裡事,有核仁與秀兒在,他插不上手,便忙著外面的事了。
這會拿著方子跑回來,與皇上遞過去看著,其實看懂看不懂的,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皇上真的在看。
一字一句看過去,不懂藥理,卻記下了所有藥名,與份量。又遞於小和子,“將這一份拓下來,連同每日的藥渣,也都一日一撿,若是有半點不妥,去告訴他們,不止他們的腦袋保不住,便是連同他們的家人,也都一併保不住。”
藥方從指間裡遞過去,小和子轉身出了內殿,去往外殿將皇帝的意思說了,前來診治的幾名太醫,立時就額上冒了冷汗。
小和子機靈的看著,將眾人的表情收在眼中,等得回頭再告訴給師傅,仔細盯著。
皇帝便一直守在貴妃的床前,一刻都不肯離開。
直到小和子再次進來通稟,說是皇貴妃娘娘來了,要來探望貴妃娘娘,皇帝這才皺眉,略有不悅的道,“她來做什麼?”
小和子:……
將頭低了低,依然恭敬的道,“是聽說貴妃娘娘回來了,特來探望的。”
探望?
“有什麼可探望的。去告訴她,貴妃身體不好,讓她勒令六宮諸妃,任何人不得前來探視!就這樣吧,去吧!”
不耐煩的揮了手,將人趕出去,又著了小太監去讓梁總管親自送了一些奏章過來,他便在這錦宮之中,冬日的暖陽之下,終是能夠靜心安神的看起了眼下的國家大事。
在貴妃下落不明的這幾個月時間裡,皇帝也總是不得安穩。
就算在那個時候,他依然是不能夠找到有力的證據,去證明貴妃的清白,可隨著喬梁大夫的身死,他也是隱隱約約的猜到了什麼。
是以,才會有隆福寺,轉陳懷庵一事。可誰也沒有真的去想過去,正因為這麼一轉,倒是逼過了隆福寺的大火,可隨之也跟著驚了馬車。
這之後,他就一直在找,在不停的找,在他幾乎要絕望的時候,終於是傳來了他所最最想聽到好訊息。
“皇上,娘娘帶回來的啞婆婆,該如何安置?”
趁著送茶點的功夫進得內殿,核仁見皇帝暫時停下,便抽了個空,低聲的問。到底也是照顧了娘娘這麼久,想必娘娘醒來也是要問的,啞婆婆的安置,便顯得尤為重要。
“既是救過貴妃的,便在這宮裡,給她找個去處,再撥了人伺候著,安心養老吧。”啞婆婆好大的歲數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家人,不過看樣子,是不像有的,皇上這樣安排,也顯得極是仁義。
核仁“噯”了一聲,下去去辦。梁總管抱了奏章就一直沒走,這會是在身邊伺候著,見狀,就樂呵呵的道,“娘娘身邊,總是有一些好忠心的奴才。”
景元帝嗯了聲,抬手揉了下眉頭,也跟著點頭道,“確實是。貴妃一向待人寬厚,又極為仁慈。這些宮人,也都是有心的,也都對極好。”
比如青枝,比如核仁,比如小和子,還有秀兒……這是貴妃的福氣,也更是這些奴才的福氣。
在這時,殿外有小太監進來,匆匆稟著,“皇上,馬統領有要事求見,就在錦宮之外。”
馬林?
皇帝頓了頓,想到他如今的身份,隨之道,“讓他進外面等著。朕這就出去。”
后妃內殿之中,是不會讓侍衛,或是男人進出的,這是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也是個警醒。
出了宮門,見馬林正在雪地裡,耐心的等著,景元帝裹了大氅上前,眉眼抬起,瞧著他道,“何事?”
年輕的皇帝,倒是真敢為了一個女人,那也是可以細緻小心到極致的。
不在她內殿裡談政事,也絕不讓外男進入宮門。這是他對她的另一種保護,也是另一種貼心。
“皇上,微臣在城外救回了一人,是同樣失蹤好久的納蘭大人。”
馬林拱手,他身為侍衛副統領,與納蘭城是上下級的關係,其實納蘭城若是出事,他理所當然便是正統領。不過馬林雖然為人圓滑,可骨子裡倒還是有幾分血性的。
這樣齷齪的事情,他是不屑去做的。
“哦!是納蘭麼?他怎麼樣?可否著太醫去看看?”
聽得是終於找到納蘭城,皇帝立時便上了心,馬林所謂是將人救回的,身上也定是有傷,而且還是傷得極重。若不然,憑著納蘭的手段,他不會讓任何人困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