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一臺大手術,全部需要主刀一個人去完成,幾乎不敢想像。
能夠有資格主持三級以上手術的醫師,最少也是副主任級別。
年齡普遍偏大。
精力、體能,都已經不如年輕小夥子,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與體能去完成整臺手術的所有步驟。
讓徒弟分憂,這是最理想的方式。
申主任特意把這個重建肌腱的鍛鍊機會交給池醫生。
也是有意培養池醫生在這方面的手術能力。
池醫生接手後,開始尋找肌腱,然後想辦法對接。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及時向申主任請教。
甚至由申主任親自操作。
周燦站在旁邊默默學習,一些手術技巧,以及遇到各種問題時的處理方法,都是非常寶貴的核心技術。他能跟著學習,這已經是天大的機緣。
金銘希拼命考進圖雅當規培生,為的就是能有學***技術的機會。
……
這臺手術一直持續了近四個小時。
難度之高,超乎想像。
肌腱的尋找與重建,異常艱難。特別是屈指肌腱的缺失,讓手術差點就停滯了。
後面的神經吻合對接,也是極為困難。
在精細手術方面,單醫生十分擅長。可是吻合那些神經,差點讓她崩潰。
最後有兩根神經還是周燦出手,才得以吻合成功。
這還是因為周燦有著神經吻合天賦。
不然,恐怕得請申主任親自出手才行。
後面的血管吻合同樣艱難。
直徑一毫米的血管,在顯微鏡下縫合,難度太高了。
而且還存在需要吻合的血管大小不一致的情況。
這些都需要想辦法解決。
最後的皮瓣覆蓋,同樣困難重重。
好在整個團隊一起努力,跌跌撞撞,總算把手術做完了。
接下來就是包紮,觀察移植後的指頭血運。
通血後的指頭,甲蓋有了一絲血色。
只是整體看上去,仍然有些乾癟。
這是正常現象,過上一兩天,如果移植初步成活的話。指頭顏色會變得紅潤,按壓變得蒼白,鬆手後回彈並且快速恢復紅潤。
這就說明毛細血管內的新鮮血液充盈。
反之,那就是血運有問題。
就像早上查房時,遇到的那位四根斷指再植的病人,指頭蒼白,明顯有問題。
想要確定移植的指頭是否成活,大概需要一週左右。
如果一週後,指頭紅潤,有溫度,飽滿,毛細血管按壓反應良好,那就說明接活了。要是發黑,乾癟,甚至出現感染,那就是移植失敗。
必須立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