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拿到醫師執業資格證,他就有能力參與二級手術了。
等他們做完這臺股骨植骨手術時,已經是傍晚七點多。
手術室就是這樣,下班比較彈性。
必須完成了當天的手術任務才能下班。
“今天辛苦大家了。你們六人表現都很不錯,我會根據伱們的實際表現給出公正的打分,都下班吧。”
單醫生這話說得很中聽,幾個規培生心裡卻明白,穩定晉級的人只有周燦一個。
至於其他人,就得看看另外兩撥規培生的表現如何了。
周燦第二天仍然在住院部跟著賀醫生混。
與以前當實習生不同,現在很多事情都需要學會獨立處理。賀醫生對他這個潛力股,也是格外上心。只要是他自己懂的,就會無保留的教給周燦。
說到無保留教學這一點,必須科普一下。
普通醫生知識,手術技巧,解決各種普通疾病的方法與技術要點,所有的上級醫生幾乎都願意無保留的教給下級醫生。
但是一些獨門秘技,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的核心技術,幾乎所有的醫生都只傳給‘衣缽弟子’,‘親傳弟子’。
目前國內所有的大小醫院都差不多是這個調調。
對於很多年輕的醫生來說,從實習的那一天開始,要做的就是討好一位與自己主攻方向相匹配的副主任、主任級醫師。
儘管成功率不會很高,但是一旦被這種級別的醫生看中,哪怕不能當衣缽弟子,只是列入門牆,那也足以讓你前途一片光明。
至少在那位主任醫師的專攻領域,你能得到很好的傳授。
個人能領悟多少,學會多少,那就是個人的造化了。
有些實習生、規培生,沒什麼野心,膽子小,進了大醫院工作,討好的物件基本就是比自己高一級的住院醫師。
這種人,除非天賦過人,否則大機率要淪為普通醫生隊伍的一員。
一輩子很難有特別大的成就。
周燦很早就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實習的時候,對住院總方醫生,永遠都是既不得罪,也不舔的態度。
後來,在手術室跟著柳副主任做那臺三級手術,一但發現了能夠獲得柳副主任賞識的機會,他就毫不猶豫的跳出來。
哪怕得罪住院總方醫生也是毫不在乎。
這就是他的成長謀略。
有句話說得好,將軍有劍不斬蒼蠅。欲成大樹,不與草爭。
有時候,眼界與格局,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成長上限。
試想,天天跟幾個規培生爭來爭去,巴結的物件是比自己高一級的住院醫。
能厲害到哪去?
周燦在病床區忙活到下午六點左右,本來這時候該下班了。
賀醫生卻是笑著走過來,主動接過他的活。
“去醫生辦公室吧!楊醫師會對你們做出新的工作分配。以後你分到手術室工作,有住院方面的問題,或者一些需要特殊監護的病人,都可以隨時找我。”
賀醫生對他的態度如此友好,很可能已經知道周燦能進入手術室工作。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周燦快步走進醫生辦公室。
結果沒有公佈之前,即便他的實力再強,仍然有些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