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立刻打電話與肖主任溝通。”
鄭洪濤答應得這麼輕鬆,說明與消化外科的肖主任有著良好交情。
很多時候,主任醫師們見了面,努力拓展人脈,互相問好,各種攀交情。為的就是能夠在有事的時候,可以走熟人關係把事情搞定。
鄭洪濤當場就打電話跟肖主任溝通,只是短短几句話便搞定了。
周圍的醫師們看得一陣羨慕。
有著熟人好辦事。
鄭主任與新建成的腸胃外科主任有著很深的交情,著實令人羨慕。
“鄭主任不愧是咱們消化內科的大佬,人脈之廣,真是讓人羨煞。”
尚主任一直留在現場看著鄭洪濤處理此事。
如果鄭主任有地方沒處理好,他肯定會出手幫忙。絕不可能看著患者出事。
“嗨,我這點人脈算啥呀!尚主任認識的人可比我多多了。今天這位患者還真是多虧了尚主任與周醫生等人幫忙,差點就釀成大禍。”
鄭洪濤早就被嚇出一身冷汗。
他也因為這件事情,改變了對尚主任、周燦的敵意。
有時候,人嘛,爭的也就只是那口氣而已。
一個契機便能讓雙方握手言和。
“大家都是同一個科室的醫生,理應相互幫助,鄭主任千萬別客氣。以後我的組內有病人出現狀況,沒能及時發現,不也得請你幫忙嗎?”
尚主任笑著道。
“您說得對,大家是同一個科室的醫生,就是一家人。”
鄭主任這麼說,雙方基本等於是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了。
科室最強的兩位主任醫師握手言和,這對科室內所有醫護都是一個福音。
有時候,還真不好站隊。
“時間不早了,我們繼續查房。”
尚主任帶著眾人繼續查房。
當他們查到79床那位肝硬化的女律師時,周燦提醒尚主任,給患者做脾靜脈造影檢查的事。
尚主任二話沒說,當場就給患者開了檢查。
從這件小事也能看出周燦在尚主任心中的地位已經升到了非常高的地步。
查房還沒結束,帶著患者去做檢查的黃亮就已經打來了電話。
CT檢查的結果為腹腔有遊離氣體影,腸管擴張,腸袢間積液嚴重。
這說明患者真的出現了腸穿孔,而且穿孔有一段時間了。
怪不得患者會痛成那樣。
檢查腸穿孔,一般首選CT,因為它的檢查敏感性要高於傳統的X線檢查。
有很多老醫生特別喜歡用X線檢查。
這既是一種情結,也是因為以前的醫療條件限制養成的習慣。
那時候,核磁共振還沒問世,CT檢查裝置也是七十年代,接近八十年代才逐漸引入華夏。
以前的大醫院用得最多的檢查方式就是多普勒超聲波與X線。
很多年紀大一點的醫生都是從那個年代成長過來的。這也使得他們對傳統的檢查方式情有獨鍾。
鄭主任聽到患者真的確診為腸穿孔,並且情況極為嚴重時,真有一種劫後餘生之感。
這位患者多虧了周燦及時發現危險。
那麼多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都沒看出患者腸穿孔,周燦一個規培生卻看出來了。這是因為周燦正好具備普外科的手術經驗和較為豐富的臨床積累。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大醫院,培養核心尖端醫生時,都會從全科規培生裡面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