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的表現,無疑是優秀的。
這麼介紹,既能體現他對尚主任的尊重,各方也都不會尷尬。
尚主任拿起一隻袋子檢視裡面的檢查報告。
“啊喲,伱們做了不少檢查啊!我看重複的檢查都做了不少。”
“沒辦法呀!很多醫院都不認可其它醫院的檢查結果,非得讓我們重新在他們醫院做過一遍。看病的醫院多了,做過的檢查也就越來越多。光是核磁都做過三次。”
女子提起這事,也是滿肚子苦水。
這些檢查一遍做下來,不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排隊,等待,而且需要不少錢。
核磁共振檢查,哪怕只是最差的0.5T的,一次也得三四百。有些醫院甚至收到了五百以上。高階一點的核磁共振檢查,那就更貴了,一千,兩千的都有。
有些醫院的醫生,做事情就是教條主義。
為了科室創收,為了完成業績,明知道核磁、CT這些檢查的輻射非常大。做多了對身體的危害不小。還老是讓患者重複做這些檢查。
實在是太缺德了。
“他這個病有多少時間啦?”
尚主任一邊檢視各類檢查報告,一邊詢問患者的病史。
“從發病開始算的話,可能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有一次,我老公因為工作應酬,喝得大醉,被他公司的同事開車送回家。平時也這樣醉過,但是酒醒了以後就沒什麼事了。可是那一次,酒醒了後,他第二天吃早餐吐了一地。當時我以為他是醉酒後的正常反應,也就沒有太在意……”
女子把患者的病史大概講述了一遍。
按照她的說法,患者在一年前因為工作應酬喝得大醉,醒酒後,從那以後就開始出現吃東西嘔吐的毛病。
而且嘔吐的過程還特別奇怪。
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固定的每次吃了東西都吐。
有時候吐,有時候一點事都沒有,很正常。
起初,他們以為吃的東西太過油膩,口味偏重造成的。
但是經過多次試驗和觀察,發現吐的時候與吃的食物種類並沒有太大關聯。
要吐的時候,不管吃什麼都會嘔吐。
正常的時候吃什麼都沒事。
發病也是毫無規律可言,剛開始的時候,十天半個月才會突然嘔吐一次。到得現在,幾乎每天都會吐。喝水都會嘔吐。
“做過胃鏡檢查嗎?”
主治醫師黃興貴詢問家屬。
患者目前的狀態,連喘口氣都費勁,顯然是沒辦法正常溝通的。
“做過!普通胃鏡,膠囊胃鏡都做過。檢查的結果都在袋子裡,需要我找出來給您看一下嗎?”女子說話時顯得特謙卑。
在她心中,只要能治好丈夫的病,讓她在地上爬,她都願意。
不得不說,這位患者能遇到一位這麼好的妻子,是他今生最大的幸運。
也讓幾個年輕醫生們相信愛情。
“不用不用,你扶著他就行了。可千萬別讓他摔地上了,凳子沒扶手。”黃興貴連連擺手。他自己動手把袋子裡的各種檢查報告,繳費單,影印的病歷單全部拿了出來。
住院病歷一般都需要留在醫院儲存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