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醫術能加經驗值> 第224章 首次獲200經驗值獎勵,這是傳衣缽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4章 首次獲200經驗值獎勵,這是傳衣缽嗎? (1 / 5)

患者麻醉成功後,周燦站在主刀位上準備實施手術。

“小周,這是你第一次做這種手術,有幾點一定要注意。”柳老在周燦動刀前說注意事項,說明手術存在極高的風險性。

“術中需避免損傷頸動脈、頸內靜脈、迷走神經、舌下神經和副神經等重要解剖結構。”

這就是一個正常提醒。

就算柳老沒說,周燦也會小心操作。

“這個病會導致炎症反覆發作,故應在急性炎症控制後及早手術切除。如果瘻道細小,無分泌物或分泌物甚少,又或者患者是2歲以下幼兒時,應暫緩手術。”

手術指標不符合,那就堅決不能手術。

否則容易出現過度醫療,弊大於利。

周燦認真的聽著,把這些寶貴的診療經驗都記在心中。

“術前要做瘻道造影,想必就不用說了。這個手術容易造成大出血,所以還要做好輸血準備。”

柳老繼續指導著周燦與下級醫生們一些手術的要點。

做這種瘻道造影,多使用碘油。

目的是為了查清瘻道的方向、深度與走行途徑。

有些瘻道可能不止一個走向,這種更需小心。

如果術前不做造影檢查,貿然手術,即便手術經驗再豐富,也有可能栽跟頭。

“這位患者應採用兩個水平切口,所有瘻口在頸部下1/3時,都應採用兩個水平切口。沿著下頸部瘻口周圍面板作橫向的梭形切口,在頸總動脈分叉處另作一個更大的橫形切口。”

柳老已經提前把刀口位置畫出來了。

但是仍然給周燦等人講解了一遍。

“如果瘻口位置高者,做一個橫形切口即可。刀口位置根據檢查結果來定,要避開動脈大血管與重要神經。”

頸部手術作業一直都被醫生視為高風險區域。

周燦實習近一年,想要撈一次頸部縫合機會,柳老都答應得非常勉強。

要不是看周燦在那臺甲狀腺手術中立下大功,壓根就不會答應。

從這件小事就能看出上級醫生們對頸部的風險評估有多高了。

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別說是頸部縫皮,就連動刀子都敢讓周燦來操作。

這一年半的時間,周燦的進步實在太大了。

正常情況下,一位普外科的醫生從實習結束到有能力獨自在患者的頸部動刀子,哪怕只是最簡單的切開表皮,開啟一個創口,至少需要六年以上的時間。

三年規培,三年住院醫手術鍛鍊,上級醫生才會考慮給個頸部切開表皮層的鍛鍊機會。

那還必須是表現優秀的那種高年資住院醫。

吊兒郎當的,做事毛躁的,想都別想。

事實上,在頸部做手術,基本上都是三級以上的大手術。

風險極高。

主治醫師在這種手術中都只配當個一助。

周燦小心的按照刀位,平切開一個創口。切的時候,柳老的神經肯定緊繃著,雙手也是本能的握緊拳頭。他就擔心周燦的刀速太快,把患者的頸部大動脈劃破。

血漿早就準備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