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病人的病情,病史,症候等所有情況摸透,查清楚。然後再去想辦法制定手術,會更有針對性。
這也是周燦進入消化內科後的第一戰。
上午搶救那位消化道出血病人,只是投名狀。
現在才是真正一戰成名,確立地位的時候。
不過這個病人的治療難度簡直就是地獄級。
別說是周燦了,就連尚主任都不一定有把握。
周燦趁著女子去拿其它資料的這段時間,給患者測量了基本體徵,並且記錄好。
直接把患者交給他單獨管理,也就意味著所有的事情都要他自己來做。
患者的情況看上去相當糟糕。
長達數月無法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滴注的方式打營養針,不但費錢,而且對患者也是一種巨大的折磨。整個人已經瘦成了皮包骨,肋骨、手足等部位的關節尤其明顯。
長時間只掛營養液維繫生命,而無法經口部進食,還會造成胃腸道黏膜發生萎縮。腸道絨毛會變短。
哪怕手術打通了患者的食管到空腸之間的通道,患者也需要很長時間來適應口部進食的方式。
“讓讓,請讓一讓!”
這時又有一位患者在護士和醫生的帶領下走進了病房內。
周燦瞅了一眼旁邊空著的72號床位。
看來71號床的患者來了鄰居。
“咦,這位醫生很是面生啊!新來的周燦醫生?”
年輕醫生指揮著家屬把患者在72號床位上安頓好,這才抬眼跟周燦打招呼。
“我是周燦,請問您貴姓?”
周燦笑著回應。
“段子富!同樣是尚醫生這一組的規培生,很高興認識你!”
對方的性格應該很開朗,主動微笑著上前與周燦握手。
尚主任手下的醫生應該有不少。
強大一點的醫療組,包括實習、規培、進修生在內,往往有著十幾二十人。
周燦見過最厲害的一位主任醫師,手下最多時有著十一個實習生。再加上規培生,住院醫、主治醫師,總人數將近二十人。
這樣的醫療組,執行力非常強大。
正常情況下,一個小點的醫療組只有三四個醫生。
甚至有可能發生斷層。
比如主任醫師手下只有一兩個住院醫師幹活,沒有主治醫師。
一支強大的醫療團隊並不是那麼容易打造。
私營醫院就不必說了,一切以利益為先。公立醫院其實也很看重業績,醫院不可能養閒人。
所以,能夠帶出一支強大的醫療團隊往往有著一個關鍵要素,需要有一個特別出色的‘領頭羊’。
尚主任屬於圖雅醫院的名醫,自帶流量,接診量基本上管夠。
這是保證一個龐大的團隊能夠存活的關鍵。
周燦與段子富握手,這傢伙很是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