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給我的任務是管理病房,還有寫病例、開醫囑那些。您放心,我不會耽誤工作的。我會與其他同事調好班,晚上加班。”
她急忙說道。
“那行吧,你在手術室呆的時間不要超過八小時。年輕人,拼命工作和學習是好事,但是也要注意休息。每天至少需要保證六小時以上的睡眠。”
柳老不忍心拒絕她那求知若渴的眼神。
最終選擇答應。
由她給周燦當助手。
本來,難度大一點的拉鉤,止血這些活,都是柳老在幹。沒辦法,人手不足,副主任只得充擔著一助的角色。
擔任一助的同時,柳老在名義上是主刀,指導周燦手術。
遇到周燦現在還勝任不了的手術部分,他更需要親自上手。
現在多了一個住院醫師級別的助手,柳老也能輕鬆不少。
畢竟像剛才的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兩個規培生與三個實習生是萬萬沒有能力勝任一助工作的。
“吳醫生參與過三級手術嗎?”
“參與過多次,一般都是充當三助角色。完成過的手術部分,最多就是止血和縫皮關腔。”她倒是夠實誠。
絕大多數住院醫師至少需要第三年才能慢慢獲得一些風險稍高的手術實操機會。
就像周燦當年在急診科,剛開始的時候,哪怕給患者排個膿腫都能激動老半天。
外科醫生都是這麼一點點成長,慢慢熬過來的。
“嗯,下一臺手術是血栓性痔瘡清除術,由你給周醫生當一助試試!”
柳老決定先試試她的深淺。
後續再給她安排手術鍛鍊機會。
患者很快被帶了進來。
是位三十多歲的女患者,走路時像是剛剛破瓜的少女,一瘸一拐,臉上不時露出痛苦表情。
痔是直腸黏膜下和肛管面板下痔靜脈叢瘀血、擴張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軟靜脈團。
血栓性痔瘡不及時治療,將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坐臥難安,排便困難且痛苦。
這位女患者走路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說明病情已經進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
“請在手術檯上躺好!”
吳紫雨主動上前安排女患者側臥位躺好。
畢竟手術室內大多都是男醫生,女患者會感到難為情。
吳紫雨同為女性,更容易獲得患者的信任,也能緩解患者的尷尬。
這臺手術的實際主刀者仍是周燦。
一個小手術,不需要專門的麻醉醫生。
直接由手術醫生給患者實施區域性麻醉即可。
“柳老,她這個情況採用骶管麻醉會不會更好一點?”
周燦的一二級普外手術經驗算是相當豐富了。
再加上他跟著酆醫生學了不少麻醉知識與技巧,應付這種二級小手術的局麻,輕輕鬆鬆。
只需對患者的情況略作了解,便能精準的給出最合適的麻醉方案。
痔瘡手術一般可以採用區域性麻醉、骶管麻醉,必要時也可以採用腰部麻醉的方案。
“骶管麻醉非常合適,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