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主任說完後,靜靜的等著女孩自行決斷。
“國產藥治療呢?多少錢一次?”
女孩聽到這個高昂的治療費後,顯然比她的心理價位高出很多。
“大概5000元/次的樣子,這個治療價格會有所浮動,不一定是固定的。使用國產藥,就怕出現一些併發症,或者沒控制住病情的發展,那就麻煩了。”
賈主任給出了指導意見。
病人選擇哪種方式治療,醫生無法直接決定。
通常都是言明利弊,讓患者自行選擇。
經常會遇到一些前來求診的患者,聽說要住院做手術,或者在身上造瘻,又或者治療的藥物只能達到控制或延緩病情的效果,他們會主動選擇放棄治療。
或者離開後,找中醫,找偏方自行治療。
“我還是用進口藥吧!只要身體不垮掉,上班的工資實在不夠,我可以下班後出去擺攤、兼職什麼的。就希望醫學水平能夠更先進一些,什麼時候研製出能夠徹底根治這種疾病的藥物就好了。”
她最終選擇使用進口藥。
賈主任給她開了處方與相關醫囑。
她拿著繳費單走了。
有太多的患者,抱有這個女孩一樣的期望。盼著能夠早點研製出徹底根治的藥物。
把她送走後,賈主任接著為另一個患者看病。
“賈主任,請您幫我看看。這是我在當地縣人民醫院做的胃鏡檢查。”
患者是個四十多歲的女子,她的老公陪著來的。
兩人的面板都是曬得黑黑的,身上的穿著也很一般,雙手粗糙,能隱約看到厚厚的老繭。
這是一對農民夫婦。
周燦在旁邊暗自觀察後,對兩人的身份做出了判斷。
“哎喲,這胃部有凹陷呀!”
賈主任一看胃鏡的片子,就發出了唉嘆聲。
就像有人拿著刀子在他身上割了一刀,發出痛呼。
醫者父母心。
有時候,看到一些患者得的疾病很嚴重,醫生通常都會發出這種唉嘆聲。
“醫生,我老婆的病嚴重嗎?她最近就只是覺得有些燒心,胃脹,也沒別的毛病啊!而且我們夫婦倆都是幹農活的,身體很健壯,平時連感冒都沒得過。”
男子緊張的問道。
“這個胃鏡的結果不好,問題可能很大。”
賈主任搖頭嘆氣。
“燒心、胃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大約兩三個月前吧!有時候明明很餓,剛吃兩口飯就覺得飽了。胃部偶爾會感到脹痛。”女子描述著症狀。
……
經過一番詢問與體格檢查後,賈主任抬頭看向旁邊的周燦。
“周燦,能看出什麼來嗎?”
“從胃鏡結果,以及她的症狀描述,很像是胃癌早期。如果病理檢測確診的話,及時手術,應該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