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最常見的搶救手段就是除顫儀除顫。
“小周,除顫昨天教會你了,會操作吧?”
“會!”
周燦拿過準備好的除顫儀,也不廢話。
對著病人的胸部實施電擊除顫。
病人的身體受到電擊後,猛地彈起。
這是正常反應。
【急救生智,經驗值+1.】
周燦有些懵B。
從來沒有獲得過這項醫術啊!怎麼突然冒出來一門急救生智醫術?
眼下急著搶救病人,他沒辦法仔細深究。
第一次給病人電擊除顫,效果並不是很好。
“再來!”
胡醫生站在旁邊冷靜指揮。
周燦再次對病人實施電擊除顫。
【急救生智,經驗值+1.】
患者的心率、血壓漸漸恢復正常,這條命算是暫時搶救回來了。
他和胡醫生都是暗鬆一口氣。
剛才看著病人的血壓直線式往下掉,真的很嚇人。
住在ICU病房的一些病人,一天要在鬼門關打轉很多次。
醫生、護士每次合力把他們拉回來,然後繼續各種生命支撐與治療。直至用盡所有手段,幫他們成功化險為夷,轉出ICU。
或者最終把人送走。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會讓患者轉出去。
比如家屬不同意治了。又或者惡性腫瘤患者,其它絕症患者,明知道已經治不好。
原則上,這類患者會讓他們轉走。
有些私人醫院或者小醫院,可能考慮到ICU的運營成本,在患者不夠的情況下,留著多住幾天也是常見的騷操作之一。
像圖雅這種正規醫生,ICU的患者實施搶救,材料費超過200元就要找家屬簽字同意。
而且ICU的運營成本非常高,基本上都是虧本的。
下面舉兩個收費的例子,解釋一下ICU一天的治療費最少兩三千,最高好幾萬,為什麼還說會虧本?
給一位患者做胸腔穿刺或者腹腔穿刺,一次收費大約九十元左右。
做胸腔穿刺至少需要兩個醫護。
一個高年資主治醫生,再加上一個護士打下手。
穿刺如果順利的話,耗時半小時絕對要。這還是主治醫師的操作技術過硬,手法嫻熟,護士配合得當。病人的情況要比較正常。
否則,穿刺會出現各種困難。這時候必須使用B超定位才能完成穿刺。
兩三個人忙活至少半小時,還要用到B超這種不算便宜,也不是特別昂貴的儀器。以及耗材。最後收費九十元。
你說醫院虧沒虧?
再舉個例子,心胸按壓相信很多人都熟悉。
也就是經常提到的心肺復甦搶救法。
看似簡單的胸外按壓,到底有多累,相信按過的人都清楚。搶救的是成年人的話,每次按下去的深度5cm左右,每分鐘要求按壓10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