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急重症病人送來醫院時,情況往往特別嚇人。
至少周燦剛到急診科實習的時候,一天就收了五個瀕死狀態的急重症病人。
“我記得你叫謝雨,是吧?”周燦一邊跟著小護士朝急診大廳走,一邊跟她交談。
“沒想到您能記住我的名字,好感動!”小護士有些受寵若驚。
現在急診科的醫生和護士都知道周燦是科室內的權重人物。有實力,有地位,前途光明。不說每個人都敬重他,至少大家形成了共識,把周燦當成了科室的重量級人物對待。
“我告訴你,像這種病情看著很重的病人其實並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看起來不太嚴重的病人。比如肺栓塞,發病時間非常短,死亡更是在一兩分鐘內發生。”
周燦指點著這位新人。
在醫院,因為醫護人員是一個共同的利益體。特別是同一個科室的成員,一個人出事,有可能拖累整個科室。所以,就算是那種性格孤僻的醫生或護士,只要有機會,就會適當的指點新人。
醫學能夠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也正是靠著大家這種好為人師的精神。
“周醫生說的一點都不誇張,我還記得剛當護士第一年的時候,正在給一位住院觀察的病人做檢查。患者很開朗,也很健談,主動跟我聊天。他的子女也都陪護在床邊。我剛給他量血壓,發現血壓一直在往下跌。明明患者還能談笑風聲,沒有明顯症狀,血壓怎麼會這麼低呢?我準備給他換一隻手臂再量。結果,患者突然抽搐,倒在床上,眼睛向上翻,那個患者很快就死了。後來才知道,患者體內有主動脈夾層,破裂了。”
蔣薇也在旁邊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
主動脈夾層形成過程中,一般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但是有的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很強,對於一些不太強烈的疼痛根本不在乎,很容易忽視。
還有一種主動脈夾層最為可怕。
從形成到破裂的時間極短,這種死亡率基本上百分之一百。
除非能夠提前查出來,然後加以干預,比如放置血管支架,把血管內壁撕裂的部位封堵掉。否則神醫都救不了。
“受教了,我以後一定會謹慎再謹慎!真沒想到沒症狀的患者原來才是最可怕的。”
小護士對這兩位前輩的話,深以為然。
三人這時候已經來到了分診臺前面,只見一位三十四五歲的男子,臉色蒼白的躺在急救床上。
一看就知道是救護車拉回來的急救病人。
患者緊捂著胸口,臉色煞白,額頭已經冒了一圈汗,頭髮都打溼了。
表情也是極度痛苦的樣子。
呼吸似乎非常費力。
看到周燦過來,值班醫生如同找到了救星,趕緊讓開位置請周燦給患者檢查。
“感覺哪裡痛呀?”
周燦先是探了一下患者的頸動脈。
遇到這種疑似胸痛的病人,或者是突然昏迷倒地的病人,探一下頸動脈可以獲得很多診斷資訊。
比如透過頸動脈的強弱、有無,可以大致推斷出心臟的工作狀態。
有的患者還會出現頸強直,這對於腦膜炎、神經病變等疾病有一定診斷意義。
“這一塊,痛得厲害!好像還有左肩、背部那一塊,也是一陣陣的疼。”
患者的聲音顯得有氣無力,一副隨時可能嚥氣的嚇人模樣。
周燦聞言後,試著按壓患者示意的胸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