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聽得格外噁心。
明明是她的兒子沒本事,不會讀書,這才初中沒念完就輟學了。
說那麼好聽,為了供蘇淺淺讀大學,讓自己兒子輟學。她還真沒那麼偉大。
蘇淺淺讀大學都是自己貸款,勤工儉學這才讀完的。
她的叔叔嬸嬸沒出過一分錢。
“您和叔叔辛苦了。淺淺多虧有你們這樣的‘好’叔叔,‘好’嬸嬸,才能有機會進入大城市生活。”
周燦再怎麼噁心,還得說一些違心的奉承話。
人就是這樣。
小時候有什麼說什麼,卻總是詞不達意。長大後,知道該怎麼表達了,卻又總是言不由衷。
“唉,這不是看著淺淺可憐嘛!我這人啊,就是心軟,最看不得沒了爹媽的孩子受苦。”嬸嬸竟然還真喘上了。
周燦又是一陣噁心。
好在他平時接觸的奇葩患者也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算是練出來了。
“你們當醫生的收入應該很不錯吧?”
嬸嬸說完了她和丈夫撫養蘇淺淺的功勞後,話鋒一轉,開始打聽周燦的收入。
成年人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利益。
她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正題做鋪墊。
“五六千塊錢一個月吧!我的資歷淺,工資並不高,也就只夠養家餬口。”
周燦在圖雅醫院,現在光是在急診科一個月至少有五六萬入賬。
加上心胸外科、兒科的出診費,月收入貌似沒哪個月低於八萬。住院醫師能拿這麼高的工資,估計整個圖雅醫院也就只有他一人。
做手術的收入確實很不錯。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醫生都想進手術室的原因。
內科醫生的收入也還可以,但是與外科醫生比起來,存在一些先天的劣勢。
首先,內科醫生需要積累十幾年才能拿上一份不錯的收入。這還是指那些比較妖孽的醫生,能夠在十幾年升到副高職稱以上。
即便如此,內科醫生的收入仍然有一個上限。
外科醫生只要能力夠強,自己帶組的話,基本上沒有上限。
國內頂尖的外科醫生年收入超兩百萬的不在少數。可是放眼內科,能達到這個數的基本上鳳毛麟角。
內科最大的優勢是開藥。
只是現在的政策卡得很緊,藥佔比嚴格控制的情況下,很多醫院甚至想著開一個私人藥房來規避其中的許多問題。醫生的收入自然也受到影響。
周燦只要腦子沒被門夾壞,就不可能透露真實收入水平。
讓他被蘇淺淺的叔叔嬸嬸當成肥羊來割肉,還不如捐給災區,捐給慈善機構。
“五六千塊錢一個月也不算低,我們鄉下人一個月掙兩千塊錢都費勁。再說了,你的工資以後肯定還能長嘛!到醫院看病老貴了,都說最賺錢的就是醫院。”
嬸嬸聽到周燦的收入並不高,臉上的笑容明顯淡去了許多。
眼神中還透出一絲失望。
看來她已經自行調整,把獅子大開口的想法打消了。
“醫院賺錢是賺錢,只是並不會全部給醫生和護士,我們其實就跟普通的打工人沒區別。”
周燦繼續深化工資不高的‘事實’。
“嗯,那倒也是。小周啊,有些話我就提前說了,如果說得不對,你也別介意。”
嬸嬸打聽得差不多了,開始直奔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