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教授真是瞧得起我,其實我只不過是圖雅醫院的一名住院醫師罷了。”
周燦不由露出一絲苦笑。
有時候,他都不明白這些教授、主任們,為什麼一個個那麼看得起他?不是想要收他當傳人,就是與他平輩論道,甚至推崇的認為他的醫術比他們還要更厲害。
這讓周燦有時候真的很無奈。
其實他只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而已。幾乎沒有哪個醫生能夠同時把那麼多醫術提升到主任級別。
而且與別的醫生不同,周燦走的是全科發展路線。
別的醫生基本上都是專科,最多選擇兩個醫學領域頂天了。
周燦剛規培的時候,也想著貪多嚼不爛,與其什麼都只會一點點,博而不精,還不如專門進修兩個領域。
後來,他發現各醫學領域之間有著緊密聯絡。只是單純的掌握一兩個學科,在診斷中會出現許多短板和障礙。
即便有了這個認知,他仍然從沒有想過走全科發展路線。
許醫生、胡侃主任、譚主任等人都曾經這麼告誡過他,讓他儘早確定一兩個專精領域,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放在主攻方向上面。
他在規培結束時,就發現在多個醫學領域似乎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然後幾年住院醫幹下來,積累的臨床經驗更加豐富,學到的知識也更多了。他無奈的發現,自己正在朝著全科醫生方向發展。
病理診斷晉升到六級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後來藥理辨證也晉升到六級時,全科級別的主任醫師也就誕生了。或許他現在仍然有一些短板和缺陷,但是這個短板正在不斷變少。
比如骨科領域,以前他對關節、各種高難度骨科疾病都很無力。
現在讀研進修的就是骨科,正在把這塊短板補上去。
另外,他以前在兒科方面並不是特別出重。
雖然在兒科坐診時闖出了一些名聲,但是主要還是依賴於優秀的診斷能力與急危重症搶救能力。
可是當他在兒科坐診幾年後,參與的各種疑難病例多了,參與各種兒科高難度的手術、急危重症搶救,讓他有了豐富的積累與質的突破。
於是在不知不覺間,他在兒科領域的診療水平漸漸與兒科的主任醫師們平肩。
比如莊勝主任,擅長的是新生兒科,在這方面,他是專家。
周燦現在同樣擅長新生兒科。
再比如閻主任,擅長的是兒科呼吸系統疾病,周燦同樣擅長。
所以,一個周燦等於整合了N個兒科主任。
這還僅僅只是兒科領域而已,周燦在心胸外科、急診科等多個領域,同樣優秀。正是如此,那些教授、專家們與他接觸過後,才會對他深感佩服,推崇備至。
“我帶著女兒轉院到圖雅前,也曾聽到過周醫生的名氣。早在一年多以前,我就聽到一些朋友、同事提到過省內新出現的高水平醫生中,多次提到過圖雅的周燦醫生。不過我瞭解到的情況是,你好像在急診與心胸外科這兩個領域非常有實力。”
林進志是醫療系統的BOSS,訊息自然靈通無比。
掌握到的名醫情況也是遠超想像。
省內有哪些真正的高水平醫生,他基本都清楚。
至少他應該有這麼一本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