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換誰來做這類手術,都容易出問題。
“具體沒說,不過我從那位護士焦急的語氣中,大概能推測出應該是本院做的手術。”
馬曉蘭回答道。
有些事情,大家都懂。
外院轉過來的手術病人,因為本身就是一個爛病人,願意接收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病人真出了事,與圖雅的關係不大。
所以醫護們會想辦法全力搶救患者的生命,卻不會火燒眉毛一樣著急。
本院做的手術,那就不同多了。
患者死亡或致殘,本院肯定要承擔一定責任。
因為簽了手術同意書,麻醉風險告知書,患者就算術後死亡,醫院不用賠償,法律層面沒什麼責任。但是對醫護人員的考核,會有所體現。
這就關係到醫生和護士的切身利益了。
由不得他們不著急。
普通小醫院的考核機制怎麼樣,周燦不清楚。至少圖雅的考核機制極為嚴厲,據他所知,神經外科曾經就有一位醫生的手術做得非常好。
在業內也算是小有名氣。
因為年齡還只有四十一歲,本來是前途無量。幾乎所有人都看好他。
可是這位醫生有段時間走了背運,也不知道是太過冒進,還是犯了太歲。一個月內,經他手術的病人,死了七個。
質控處先是責成醫務科調查。
後來,直接停掉了這個醫生的手術許可權,本來都已經提拔這位醫生當神外科室的副主任了,隨後也取消了。
帶組組長的人選名單也拿掉了。
最終的調查結果一直沒有對外公佈,只有當事人與少數醫院領導知道內情。
那位原本前途無量的外科醫生,最終被迫轉型做科研與教學,徹底脫離了臨床崗位。令人唏噓和惋惜的同時,也能看出圖雅醫院對醫療安全的重視。
換作規模小一點的醫院,甚至就是圖雅這樣的省級三甲大院,這種級別的外科醫生一般都會受到諸多優待。
包括在手術中犯下的一些小錯誤,醫院會幫其擦屁股。
甚至就算犯了大錯,醫院也會想辦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畢竟培養一位優秀的外科醫生非常不容易。
學醫需要天賦,更需要運氣、金錢、時間、刻苦努力。正因為如此,醫院才會選擇庇護這些能力出眾的醫生。
如果心胸外科這位病人是周燦做的手術,萬一死了,對周燦肯定會有影響。
而且還會連累到雪燕主任。
因為所有的四級手術,基本上都是冠她的名,在她的‘指導’下完成。
……
他與許醫生打過招呼後,匆匆趕到心胸外科。
“燦哥,您快點去監護病房吧,雪主任等人交代,您來了以後,直接去那兒。”
護士站的護士,平時看到周燦都是周醫生、燦哥叫得很甜。
還會跟他閒聊幾句。
這次卻是一句多餘的廢話都沒有。
心胸外科經過周燦與雪燕主任的共同努力,這個科室的凝聚力現在已經非常好。
無論是科室的醫生還是護士,都以呆在這個科室為榮,更能夠在工作中時刻發揮主人翁精神。
一個病人出事,所有的醫生和護士,只要知道了,都會齊心協力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