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目前的病理診斷是五級,接近副主任醫師高階水平的樣子。藥理辨證也是五級,前不久剛達到副主任醫師中級水平。
與病理診斷相比,有明顯差距。
患者輕過輸血1000毫升,血紅素這才勉強恢復到比較理想的水平。但是他的貧血並沒有得到十分明顯的改善。
周燦不由再次拿起患者的急診胃鏡檢查報告。
按理說,胃黏膜糜爛造成的出血量不可能很大,即便長達一個月時間持續出血,也不可能造成患者出現重度貧血,甚至突然休克才對。
問題到底出在哪?
周燦這時候已經開始懷疑患者不是單純的胃炎出血了。
還有,糜爛出血性胃炎,一般很快就能自動止血,此病有較好的自限性。可是患者卻持續黑便一個月有餘,這兩點存在矛盾。
進一步證實患者不是單純的胃炎出血。
他的大腦快速運轉,苦苦思索著患者的出血源是否還存在其它部位?
能造成患者重度貧血,甚至休克,說明出血量非常大。
如果是在胃部或者十二指腸大量出血,血液會反流入胃,這時候患者會出現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甚至直接嘔血。
比如三國志記載的諸葛亮在陣前直接把王朗罵到當場吐血死亡。
中認為王朗是心脈斷裂而死,這肯定不科學。
心臟在胸腔內,心血管破裂也很難造成直接吐血。通常只有上消化道、上呼吸道出血,才會直接大口吐血。
上呼吸道出血更多的是血沫出現。
比如遇到突然吐血倒地的急症患者,醫生往往根據患者口鼻內吐出的血液顏色,是否有泡沫來判斷具體的出血源。
肺部出血,通常會出現血沫,伴隨咳嗽。主要為咳血。
胃部、十二指腸出血,則是直接大口嘔血。
這個患者並沒有臨床嘔吐症狀。
基本可以排除上消化道在短時間內大出血的可能性。
不過這次休克前,患者突然流出鼻血,也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地方。
人的咽部與鼻腔構造非常複雜。
鼻腔粘膜的血管豐富,人在上火或者鼻子受到攻擊時非常容易出鼻血。
有時候出血量大,還挺嚇人的。
不過患者及家屬並未反應經常出鼻血。這個原因可以暫緩追查。
當務之急就是迅速找出患者真正的出血源。
別看患者經過搶救以後,目前生命體徵還算穩定,但是如果不找出大量出血的真正原因,危險可以在瞬間發生。
病人入院後,透過輸液、輸血,這才出現了高熱症狀。
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輸液的藥物只有三種,不管是治療胃潰瘍的雷尼替丁,還是用來止血的巴曲酶、氨甲環酸,都不會引起患者在短時間內出現高熱。
至少以周燦的臨床經驗,以及對藥理的認知,不可能出現高熱反應。
輸血造成高熱嗎?
這種事情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艾醫生,叫上給患者輸液、護理的護士一起到辦公室討論一下病情。”
周燦需要先排除輸液、輸血引起高熱反應的可能性。
比如輸液用的鹽水有問題。
這一點必須先排查。
有的生理鹽水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在保管或者製造過程中出現問題。
比如瓶內出現絮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