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的是五穀雜糧,是個人就有生病的時候。
只要病情稍微重一點,想著到大醫院治療,這時候就會千方百計託各種關係找熟人。
實在找不到熟人,那就硬塞紅包。
總之,那些家屬和患者,不找個熟人總覺得不放心。
“第三醫院做的心外手術,現在術後出了問題,想要轉院到我們醫院治療?”
周燦一聽這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事。
絕大多數醫院都不願意接收這種‘爛病人’。
因為接到手裡,治好了固然名聲大噪,也能為醫院帶來一定效益。但是萬一搞砸了,那就有可能反目成仇,惹禍上身。
吃官司、賠錢都是輕的。
而且有能力做心外手術的醫院,實力本身就不差。連它們都搞不定的病情,憑什麼你認為自己能行?
莊主任五十多歲的人了,這其中的道理不可能不懂。
“我也知道其中的風險巨大,所以並沒有輕易答應。不過這個患兒的爺爺所請託的人,是我的恩師,我也是實在沒辦法,這才硬著頭皮幫他打聽一下。”
莊主任已經把患兒的資料都準備好了。
周燦也就沒有再多問,拿過資料細細檢視。
患者是個新生兒,才六個月大。先天房間隔缺損,屬於原發孔型。在第三醫院做了房間隔缺損修復手術。
患兒在查體時,發現心臟有雜音,然後就診。
經過檢查,發現患兒出現呼吸急促、多汗、活動受限等典型症狀。不過並沒有查出充血性心力衰竭。
也沒有出現併發的房性心律失常。
按道理來說,這位患兒的手術應該沒什麼風險才對。
至少在周燦看來,胡侃主任在世時,這種手術的死亡率極低,幾乎不會出事。
患兒的爺爺頗有人脈,而且選擇在第三醫院做手術,問都不必問,這個患兒的手術肯定是那位日本心外專家做的。
周燦很早前就覺得那位日本心外專家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厲害。
可能就是炒作,再加上國人的崇洋媚外心理作祟,這才把那位日本專家給神話了。
“患兒現在是什麼情況?”
“主症狀應該是心力衰竭。”
莊主任看來已經仔細問過患兒的現狀。回答時,他的表情格外嚴肅。
“心衰這可真是要命啊!孩子才那麼大,怪不得第三醫院都已經沒辦法了。”周燦用腳趾頭都能夠想到第三醫院的那位日本專家,現在多半是黔驢技窮,束手無策。
“周醫生,我知道你是胡侃主任的得意門生,胡主任當年的一身心胸外科本領,全都傳給了你。心胸外科能夠穩住局面,你更是居功至偉。你給我一句實話,這個患兒咱們能不能治?目前第三醫院那邊給家屬交了底,因為出現嚴重的術後併發症,存活率不會超過兩成。他們提議把患兒轉院到帝都治療。”
莊主任說這些話時,臉上明顯露出一絲氣憤表情。
“患兒還那麼小,本身又出現了嚴重的術後併發症,再把人送往帝都的大醫院治療,這不是把人往死裡整嗎?這一路上長途顛簸,本來還有一口氣兒,直接就會沒了。他們完全就是在推卸責任。”
送到帝都治療,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先不說路途遙遠,首先你就得保證把人送過去,人家大醫院願不願意收。
估計就連鄭大某醫院,都不敢輕易答應接收這種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