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合衣而睡,身上就蓋個薄被。
他雖然為人很自私,但是對患者相當負責。遇到這種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患者,他時常會想方設法請支援,挑燈夜戰更是家常便飯。
上了年紀,精力本來就大不如前,還能不辭辛苦,一直堅持以患者的生命為先,這一點絕對值得敬佩。
“何主任別客氣。那位患者在哪張床位?”
“監護室3床。”
這個監護室指的是本科室的小監護室,而不是醫院的重症醫學科。
兩人來到監護室,換好衣服進入病房內,有專門的值班醫生與護士在裡面忙碌著。
與重症醫學科的重症監護室比起來,住在這裡面的病人相對來說,情況沒那麼危重。但是依然不能麻痺大意,否則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
吸痰、換藥、嚴格監視患者的血壓、血氧、心率、呼吸四大體徵是最基本的常規工作。
另外還得隔十五分鐘或者半小時記錄尿量、顏色,又或者體溫、血壓等等。
然後各種泵藥、鼻管飼餵食物等等。
住在這裡面的患者基本上只有兩種情況,要麼是術後需要嚴密監護,需要住在無菌環境一段時間,要麼是病人病情危重,暫時不符合手術條件。
比如車禍、高墜、意外刺傷等等。
醫生經過評估,覺得患者會死在手術檯上,或者出血情況暫不明確,這些患者就只能先住在監護室觀察、治療一段時間,看看能否創造手術機會。
“就是這位患者!前天做完手術後,出現了狀況。”
何副主任把周燦帶到3床。
只見患者目前血氧仍然很低,而且呼吸時特別費力。引流瓶內持續有氣泡逸出。
特別是在患者出現咳嗽時尤其嚴重。
“今天是術後第二天對嗎?”
“對!”
“引流是手術一結束就進行的嗎?”
“沒錯!”
“患者有沒有肺氣腫或者肺纖維化?”
“有肺氣腫的情況,較為輕微。”
何主任回答道。
“走,咱們先到外面去談吧!”
周燦看完了以後,與何副主任來到監護病房的討論室。
“我先看看患者的資料,最好手術記錄一起看看。他這個情況感覺有點棘手。正常情況下,這一類患者引流兩三天,漏氣會自行停止。但是我剛才觀察患者咳嗽時,漏氣現象相當嚴重,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別說是三天,就算在這裡面住一個星期也很難自行停止。”
周燦特別感謝在重症醫學科呆過的那段時光。
還有就是跟著胡侃主任學習的日子。
給了他豐富的臨床重症管理經驗。
“我也有這種不好的感覺,看著他的漏氣一點都沒有減少的趨勢,我就感到特別緊張,就怕出點什麼事。”何副主任現在就想要平平安安的幹到退休。
他早就準備好了患者的資料,包括手術記錄都列印出來了。
周燦逐一仔細檢視,加以研究。
偶爾也會有重症室的醫生進這裡面吃個東西,或者臨時討論一下患者病情。
不過何副主任的地位擺在那兒,沒人敢輕易打擾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