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從小告訴他,不要與其他小朋友攀比衣服的華麗,家境的優越,而應該比學習成績,比自己的存款,比各方面的軟實力。
比如運動、書法、外語口語等等。
也正是這些從小培養出來的優秀品質,幫助周燦一路走得特別穩。
跌倒過,栽過跟頭,但是從沒有栽大跟頭。
那些紈絝子弟的陋習,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
蘇淺淺的治療一直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尋找兩味主藥的事情,周燦也就沒有再那麼著急。只是暗中留意著這方面的資訊。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他約過芮氏企業的負責人,結果很悲催。連芮氏企業的大門都沒能進得去。
只知道芮氏企業的負責人是一個能力極強的女人。
長什麼樣,年齡多大,他一概不知。
這位芮氏企業的掌舵者,平日裡極為低調,從不接受任何採訪。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上,找不到她的任何資料。
不知不覺,眨眼就是七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
蘇淺淺到醫院檢查過兩次,肌酐值持續下降,而且測腎小球的濾過率,每次都是穩步上升。
這是屬於中醫學創造的奇蹟。
周燦對中醫也漸漸產生了一些興趣。可惜他的工作太忙了,每天要學習的東西也是非常多,還得練習快刀與穩刀兩種刀法的基本功。
實在擠不出更多的時間來了解更多的中醫知識。
不知不覺,他的三年規培期終於期滿。
三十六個月的艱苦奮戰,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內科、外科,幾乎所有重要的亞科室都進去規培了一遍。與別的規培生走馬觀花式學習不同,他不管進哪個科室都是深度學習。
別人進去屬於規培,他進去屬於專培。
享受的教學資源都是最頂級的。
內科的譚主任都親自帶了他一段時間。至於本來就對他欣賞有加的神經內科主任殷化,那就更不必說了。
從周燦進入神經內科的第一天開始,殷化主任就親自帶他。
傳授各種神內的醫學知識、臨床經驗、診療技術時,殷化主任對他都是傾囊相授,毫無保留。這一點,周燦自己都能明顯感受到。
因為殷化主任教手下的研究生時,很多東西都是隻有遇到了才會解說一二。
教周燦時,卻是開小灶,格外耐心。
往往都是以點擴面,把涉及到的多種病情都會一一講解,進行深度剖析。
也正是殷化主任的悉心教導,再上週燦的悟性與勤奮,使得周燦一天一個樣。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那些研究生處理不了的病例,周燦就已經有了獨立處理能力。
開各種醫囑,下藥,介入治療,開各種檢查專案,他都能很好的勝任。而且越來越強。
特別是周燦開檢查專案,他一直恪守著精益求精原則。
在確保診斷準確性的前提下,能開一個檢查就絕不開兩個。
為了這事,醫技科對他頗有微詞。
周燦卻是我行我素,他不認料自己有錯。再加上背後有著多位主任醫師護著他,一直平安無事。
大內科的主任辦公室,譚主任放下手頭的工作,和藹可親的看著周燦。
“小周,規培結束,你也該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了。真要回急診科工作嗎?”
譚主任非常希望能讓他留下來。
“嗯,我明天就會到急診科報到,直接開始工作。這一年多以來,在內科規培期間,十分感謝您對我的包容與照顧。可以說,沒有您的幫助,我在內科就不可能學到這麼多的知識和本領。”
周燦的一顆心,早就飛到了急診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