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呼吸疾病是最難治的,而且死亡率非常高。
她能在這個最難的領域深耕多年,並且成為最頂尖的專家,足可證明她的不凡。
“都是一些虛名,當真你就輸嘍!時間也快到了,我們進門診室,準備接診吧!早點接診,說不定還能多看一兩個病人呢!”
閻主任的身體還十分硬朗。
行走時,腳步如風。
眾人各自進了相應的門診室。有人帶著學生,有人就只有自己一個人。
包括戴主任這種主任醫師,也沒有配備助手。
閻主任有著兩位助手,更可能是她的學生。
一男一女,男的估計接近四十歲了,微胖,長相普通,不過看那位男醫生的手,憑感覺應該經常做手術。彈琴的人,碼農,比如程式設計師、資訊錄入員,還有就是外科醫生,這些人的手要遠比普通人靈活。
周燦本身就是一位非常高明的外科醫生,所以一眼就能辨別出同類。
門診室外面的過道上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那些導診員的桌子上已經堆著厚厚的病歷本。
“大家都不要擠,可以先把病歷本的基本資訊填寫好,然後交到我這裡來。沒拿號的先到拿號機上取號……”
導診護士的工作任務就是維護好患者的求診秩序。
避免發生打架鬥毆、意外事故。
要充分保障弱勢群體的求診。比如殘疾人,身患重病的患者,這些都需要得到一定照顧。
幫他們在取號機上取號,填寫病歷本,發現有人需要搶救或者病情危重,及時通知門診醫生或者是急診科。
還有就是患者不知道在哪裡做檢查,或者醫生寫的診斷資訊看不明白,導診護士都有義務給患者解釋清楚。
基本上所有的醫生開的藥方,寫的檢查申請專案等,都是龍飛鳳舞。
普通人不一定能看得懂。
周燦走向17號診室,導診護士不認識他,但是看到他推門進了17號診室,立刻知道他是誰了。這些護士的訊息都是非常靈通的。
哪個醫生家的狗子或寵物貓下崽了,她們都能打聽清楚。
醫院裡的風吹草動更是逃不過她們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別看過道上那麼多的患者在排隊,但是周燦的診室開門後,冷冷清清。
過了足有半個多小時,終於來了第一位患者。
“周醫生,請問我女兒早上練舞時,右腳扭傷了能治嗎?”
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媽媽帶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走了進來。小女孩穿著芭蕾舞的美體褲與裙子。
走路完全需要她的媽媽扶著。
“請坐!我先幫她檢查一下!”
有一個正兒八經找他看病的患者上門,他很高興。
儘管只是一個右腳扭傷的患者。
“是第一次扭傷嗎?”
周燦開始問診。
練舞的孩子特別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情況,有的是陳舊傷復發。這種就比較難治一些。
“是第二次了。上次扭傷的是左腳,我挺倒黴的。”小女孩的膽子很大,說話跟個小大人似的。
“呵呵,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肯定充滿荊棘與挑戰呀!正因為艱難,能闖過去的人才能比別人強,叔叔相信你的付出肯定會有回報。”
周燦被這個孩子給逗樂了。
“來,試著勾起你的腳尖!”
“唔……痛,痛,我沒辦法勾起腳尖!”她嘗試後說道。
周燦透過目診,判斷她的右腳踝應該已經發生了血腫。只是穿著白色連體襪,沒辦法察看具體情況。
“能讓孩子把襪子脫掉嗎?一會照X光片的時候,肯定也會要脫掉。”周燦看向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