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需繫鈴人。
醫生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幫助患者緩解焦慮,解開心結。
有些患者非常固執,不相信醫生,只相信自己。自然也就聽不進醫生的勸告。
“我這個叫什麼病呢?”
男子聽完周燦的解釋後,似乎相信了一點。
不過看他的表情,肯定還想自己再查證一下。
“您這個病症在醫學上稱之為妊娠伴隨綜合症。”
周燦一邊給他開藥,一邊回答道。
男子拿著手機低頭操作,應該是在上網搜尋。
這期間,周燦開完了藥,寫好醫囑,他並不催促男子。
只是一臉淡定的耐心等待這名男子自行上網科普。
“老婆,我剛才上網查了一下,好像還真有這個病耶!而且症狀也與我高度相似。看來這位醫生說的都是真的。”
男子查完後,仰頭第一時間向他的妻子反饋結果。
周燦感到很是無語。
瞧這話說得,醫生說的不是真的,難道還會是假的嗎?
病人質疑醫生,不斷自己去求證真假,有時候讓醫生感到特別無奈。
不過醫生再無奈,也只能接受。因為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回去後,儘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工作上,感到緊張焦慮時,可以做一些個人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比如下棋、釣魚、畫畫、寫字等等。”
周燦趁這個機會進一步勸慰患者。
最大程度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
成年男性很多都喜歡打麻將、打牌、沉迷網遊等等,身為一名醫生,不可能勸病人做這些危害家庭與身心健康的事情。
“好的好的!謝謝醫生!”
男子的態度相當誠懇,看來經過自行上網科普後,比較認可週燦給出的診斷結果。
拿著藥方去交費,拿藥。
又看好了一個病人,周燦拿起水杯,擰開蓋子喝了幾口水潤潤嗓子。
坐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
沒有患者時,盼著患者來。現在找他看病的患者增加了,他感到挺累的。
自己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作,根本停不下來。
只要有病人過來就得接診。
不過能夠親手幫助這些患者解除疾苦,他覺得還是挺有意義的。
……
一天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周燦得益於暮螓給他做的那個新聞採訪,終於沒有再出現無患者上門的尷尬局面。一天忙活下來,姬優幫他算了一下,總共接診了十七個患者。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接診的患者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也讓他第一次真切的體驗到了獨立坐診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