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場面,讓在場的每個人心裡都不好受。
“癌症只是一個醫學概念,你的淋巴瘤屬於惡性,且已經擴散到全身多處。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屬於癌症晚期。姑娘,伱這個病生生拖了兩年多,都給耽誤了啊!”
周燦的心情特別沉重。
每次接診到這類患者,他都會特別不開心。
說他看不得人間疾苦也好,說他有著悲憫之心也罷。總之,他希望每一位走進醫院的患者都能平平安安的離開。
可是現實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周燦經常會看到一些無能為力的悲傷場面。比如眼前這個如花一樣年紀的女孩,這麼年輕就已經是淋巴瘤Ⅳ期,以現在的醫學條件,根本救不了她。
“醫生,求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女兒,花多少錢我們都願意!我不能沒有她,不能失去女兒……”
患者的母親情緒失控,內心徹底崩潰。
換作任何一位母親,養了十九年的女兒得了癌症,肯定難以接受。
“她現在只能到血液科做化療延長生命。不過只要能夠保持一顆樂觀的心,也許能創造醫學奇蹟。又或者等到新藥研發上市,成功研製出能夠治癒淋巴瘤的藥物,她就有可能治癒。”
周燦只能努力安慰家屬和患者。
其實他非常清楚,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況,恐怕很快就會香消玉殞。
情況好一點的癌症患者都是五年為一個生存期,但是她,最多隻能用半年作為一個生存期。
按照她現在的情況,能活三個月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如果能夠積極治療,熬個半年到一年,大有可能。
“我想不通,為什麼別人得了感冒都能治好,我女兒只是一次意外的小感冒就成了癌症呢?”家屬崩潰的向周燦詢問著答案。
“您女兒的淋巴瘤有可能剛開始並沒有出現。我看了她兩年前的第一次入院血常規檢測結果,提示肝酶升高,那時候應該存在慢性肝炎。從當時的其它檢查結果加以輔證,她當時應該感染了EB病毒。她的淋巴瘤產生,應該與EB病毒感染有關係。”
周燦對這個患者的資料和整個病程週期做過梳理與分析。
他高度懷疑患者第一次住院治療時並沒有出現淋巴瘤。
“EB病毒是什麼?”
患者問道。
她的內心肯定對人生有著許多的不甘,更想弄清楚,自己的病到底是怎麼從一個小感冒演變成能夠奪走她生命的癌症?
“EB病毒全稱是CAEBV病毒,也就是皰疹病毒。你第一次發低燒,肝酶升高,便是感染了此病毒。”
周燦發現那個女記者掏出個小本子在快速記錄著什麼。
不過他並沒有阻止。
“這個病毒為什麼治了兩年都治不好呢?是當時那位專家的醫術不行,還是因為這個病毒感染本來就治不好?”
家屬這時也漸漸冷靜,她同樣迫切的想要搞懂女兒的感冒,為什麼兩年間直接變成了癌症晚期?
如果是因為那個專家的誤診誤判,導致她女兒的病情延誤,她一定會讓那位專家付出代價。
在這種公眾場合,回答這種敏感問題,周燦顯得十分謹慎。
旁邊的史副主任擔心他亂說話,悄悄用腳踢了踢他。
周燦又怎會是那種口無遮攔,不識輕重的人?
特別是有記者在場。
“EV病毒最高危的易感人群為既往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也沒有有效的疫苗進行接種。臨床上常常根據病情選擇抗病毒藥物輔助治療。你們初次入院時,外院專家開了保肝護肝,以及抗病毒藥物治療,並無不妥。”
周燦儘管在心中罵那個外院專家是個庸醫,活活把這個女孩的病情給耽誤了,但是嘴上卻為那個外院專家留了口德。
他相信那個外院專家肯定盡了力。
只是治療EV病毒感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
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免疫能力也存在一定關係。
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唯一的辦法恐怕就是汲取教訓。
畢竟在臨床醫學中,無數的經驗教訓都是用人命實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