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燦這個千年難遇的好苗子,則是一步步放權。
該給的鍛鍊機會,盡全力滿足。
風險不可控的手術部分,絕不讓周燦上手。
當得起‘寬嚴有度’四個字。
既不會讓徒弟闖禍,又不會阻礙徒弟成長。
許醫生的目光再次看向周燦,透著一絲慈和,還有一絲對過往的追憶。
眼神相當複雜。
“小周,手術速度快,是好事,也是壞事,你可明白?”
周燦不解的搖頭。
“我只知道搶救病人分秒必爭,越快完成手術,對病人的身體傷害越小。搶救危重病人時,哪怕只是快一秒也有可能救下一條生命。”
比如大出血病人。
越早找到出血原因,越早手術,越有利。
拖久了,病人很可能下不了手術檯。
“追求快,本身無錯。只是一但追求快,心態就容易變得著急。特別是等你以後有能力做四級大手術了,很多手術關鍵部分有嚴格要求,必須在兩三分鐘,甚至是幾秒鐘內完成。這時候腦子肯定快不過手。隨便一個小失誤,就能叫你悔恨終身。”
周燦的眼中閃過一縷若有所思的亮光。
若非親身經歷,恐怕很難說出這些至深的感悟。
“老師,您被人尊稱為‘許一刀’,是因為以前也是個快刀手嗎?”這種話,周燦也是斟酌再三才問出口的。
因為他對許醫生的過往,實在太好奇了。
“此事雖然已經塵封數年,倒也不是什麼秘密。當年我曾是普外科的一把名刀,與神外的武白鶴主任、心胸外科的胡侃主任號稱圖雅三大名刀。武白鶴以手術精細聞名,對各種極高難度的切割可以達到0.1毫米級。”
許醫生語氣中充滿對過去的美好回憶。
那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武白鶴的手術能力更是令人震驚。
外科手術中的切割,能夠精準到0.1毫米級,這是什麼概念?
外科主任醫生,切一疊紙的時候,想切多少張就能切多少張。這便足以讓無數外科醫生崇拜和仰望了。
一張紙的厚度約為一毫米。
0.1毫米,僅為一張紙厚度的十分之一。
武白鶴在外科主任級別的精度上,生生再提高了十倍精度。
難怪他能替圖雅醫院的神經外科打下半壁江山。
這種手術能力,足以讓眾多的外科主任醫生們一生仰望。
因為這是他們怎麼練習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不得不說,除了勤奮,天賦、機緣也是非常重要。